廖明輝:《海納百川》解讀川普對等關稅的邏輯思維
美國總統川普在4月2日正式簽署《用對等關稅監管進口,糾正導致美國年度商品貿易赤字的巨大和持續貿易做法》行政命令。宣告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並全面啟動互惠關稅政策,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全面關稅,對主要貿易逆差國家則額外課徵更高的「對等關稅」。在這項命令背後,反映川普政府對全球貿易秩序的根本質疑與重塑野心,目的是遏止長年導致美國鉅額貿易赤字的系統結構不平等,並為美國製造業與中產階級找回失去數十年的經濟主權。
川普之所以宣布國家緊急狀態,主要在於美國長期面臨經濟與國家安全威脅。這項命令直指,過去數十年全球貿易體系的非互惠安排,使美國經濟結構逐步失衡。尤其是貿易夥伴透過高關稅、非關稅壁壘、壓抑工資與消費等政策,造成美國每年高達1.2兆美元的商品貿易逆差,削弱美國的製造基礎,導致重要產業如鋼鐵、汽車、先進科技與國防工業的空洞化。更進一步,這些經濟結構失衡並非市場自然發展,而是貿易對手刻意制定的政策結果,對美國國家安全、經濟韌性構成「非比尋常的威脅」。
因此,川普將貿易逆差視為超越經濟問題的「國安問題」。所公布的行政命令不僅是經濟對策,更是國防戰略,目的在恢復美國製造能力與全球經濟領導地位,將遭掏空數十年的美國製造業,重新列為國家優先順序。落實互惠關稅政策,則是川普對抗這場結構性危機的手段。這項政策並非單純的保護主義,而是回歸貿易公平原則的對等對待。
川普在命令中強調「黃金時代的黃金法則」,也就是「今天的行動只是要求其他國家像對待他們一樣對待我們」。在黃金法則背後,是對過去全球貿易體系失衡根源的清晰認知。在多邊貿易談判失靈、世貿組織無力推動結構改革背景下,川普選擇透過具體行動打破困局,對每個向美國出口的國家,課徵與該國對美國產品收費水準相當的對等關稅。
事實上,全球貿易現狀早已嚴重偏離公平原則。美國的平均最惠國關稅僅為3.3%,而中國、印度、巴西等主要貿易夥伴動輒高達7%至17%;非關稅壁壘更是五花八門,包括進口許可、技術標準、衛生檢驗、智慧財產權限制等,讓美國企業出口處處受阻,卻對外國進口商品大開綠燈。川普政府透過對等關稅,企圖為美國企業和工人創造公平競爭環境,讓全球貿易回歸互惠與對等。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強調「關稅有效」並以川普第一任期的關稅影響研究證明關稅可以有效強化美國經濟,特別在鋼鐵與製造業領域,帶來就業與產能回流。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分析也顯示,針對中國的關稅政策顯著降低中國進口,同時刺激美國本土生產相關產品,對整體物價影響極小。
川普行政命令背後的深層戰略思維在於以關稅為槓桿,重新塑造全球貿易規則,讓「美國製造」成為美國經濟支柱。川普前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日前表示「關稅不是選項,而是必要」,由於萊特希澤出生於曾經繁榮、如今卻陷於貧困的俄亥俄州工業小鎮,親眼目睹中西部衰敗,堅信是數十年錯誤貿易政策所致。他直言「整個系統,徹底失靈」,美國必須透過實質手段重奪經濟主權,改變中產階級持續流失的命運。
這場政策變革的本質,並非狹隘的貿易戰,而是對過去數十年全球化過度自由化、制度性不平等的結構性反擊。川普試圖透過對等關稅,逼迫各國回到公平競爭的起跑線,同時為美國失落已久的製造業、國防工業及中產階級,利用關稅重建經濟秩序。可以預見的是,這項命令將在國際間引發廣泛爭議與反制,但川普政府的立場堅定,在全球經濟利益與國家安全之間,選擇優先保障美國工人與經濟主權。
正如萊特希澤所說,沒有製造業就沒有創新,沒有製造業就沒有國家安全。川普對等關稅政策背後的邏輯思維,正是美國試圖終結過去三十年經濟失衡並重新復興美國製造業,重建國力以讓美國再次偉大。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廖明輝
資料來源:11:262025/04/06 言論 中時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