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賴總統表態爭取加入區域經濟整合 劉大年:兩岸緊張恐加劇經貿對抗

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本報資料照片
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本報資料照片

  新任總統賴清德就職演說提出除了延續申請中的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也將積極爭取加入區域經濟整合,與民主國家簽訂雙方投資保障協定,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表示,原本賴總統上任前曾釋出可由兩岸執政黨展開良性對話,但就職演說中共反應強硬,若兩岸關係更緊張,未來不但加入CPTPP或其他功能性協定壓力更大,恐怕大陸也會進一步加強經貿制裁,兩岸經貿可能繼續緊繃對抗。

  劉大年分析,目前全球經貿環境大致有三種,一個是美國推動的類似與台灣簽定的21世紀貿易倡議,或是印太經濟架構;第二種是類似CPTPP,或與其他國家的雙邊經貿協定;第三種是一些功能性特定協定,例如數位貿易協定、關鍵礦物協定。這三者中,台灣與美國21世紀貿易倡議已在520前簽首批協定,最近又有一回合談判,這部分看起來會繼續推,沒有大問題,其他兩種都面臨挑戰。

  劉大年表示,台灣能否加入CPTPP,今年是關鍵的一年,最快第三季就會開執委會決定是否針對台灣加入案組成工作小組,原本地主國加拿大對台相對友好,但此次就職演說後,大陸國台辦提出強力反擊,顯示兩岸關係沒有進展,甚至可能更緊繃,如此一來,原本就反對台灣加入的大陸,可能會加大對其他國家的施壓,導致台灣加入CPTPP的阻力加大。由於第三季很快就到,兩岸能否迅速化解緊張,期間壓力很大。

  至於一些比較不具敏感性的功能性國際協定,包括租稅投資保障協定等,會不會也因為兩岸衝突面臨更大挑戰,也值得觀察,因為畢竟各國對中國大陸仍有一些顧慮,也會有所忌憚。

  劉大年表示,大陸商務部去年12月21日認定台灣對大陸存在貿易壁壘,元旦起中止ECFA早收清單與石化相關12項減讓關稅,一月商務部又釋出消息表示研擬中止機械、汽車零配件、以及紡織等產品減讓關稅,此部分迄今四個月沒有執行;原本賴清德就任前曾釋出可由兩岸執政黨展開良性對話等善意,可能有轉機,但現在會不會因為賴的談話觸怒而會執行,可能性極高,如此將讓兩岸經貿繼續對抗緊繃。

  他說,雖然台灣對大陸投資已經明顯減少,前年就被投資東協超過,出口大陸也沒那麼好了,但台灣過去到現在對大陸累積的投資仍很多,對大陸仍有805億貿易順差,仍是台灣重要市場,對大陸貿易有一定強度,政府仍要就若受到大陸貿易制裁增加提早因應。

 

資料來源:聯合報/2024-05-20 19:04
記     者:陳素玲
原文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7976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