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劉大年:《名人TALKS》推動國貿 新政府應三箭齊發

  新政府上任,財經內閣改組,負責對外談判團隊也調整,必須立即因應接踵而來台灣參與國際經貿事務的挑戰。

  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是台灣朝野少有的共識,台灣在二○二一年九月提出申請,已進入第四年。之前CPTPP在英國優先的原則下,率先通過英國入會,今年開始將處理中國大陸、台灣、厄瓜多、哥斯大黎加、烏拉圭及烏克蘭的申請案。CPTPP規定新申請會員必須在執委會中,共識決通過成立個別工作小組,才能展開後續談判。如果錯過了今年執委會,就必須至少再等一年。

  CPTPP今年輪值主席國加拿大尚未公布執委會日期,對於將成立多少工作小組,也未露口風。不過由於目前CPTPP有六國申請,亦有不少國家表達高度加入意願;所以CPTPP勢必會加速處理申請案,以免發生「塞車」而影響CPTPP未來的擴展,所以今年執委會對新申請成員至為關鍵。

  CPTPP將是台灣二○○二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參與最重要的國際經貿協定。CPTPP標準高,以條件極佳,且獲得CPTPP成員全力支持的英國,也花了約兩年半才順利加入。CPTPP成員支持歸支持,但在談判桌上錙銖必較,寸土不讓,對英國要求相當高的開放水準。

  而台灣的申入,除了須符合CPTPP高標準外,還要克服來自中國大陸的阻礙。中國大陸自台灣申入以來,即全力反對台灣加入,漠視CPTPP規定任何亞太經合會(APEC)成員均有加入CPTPP的資格。然而在CPTPP成員均與中國大陸有正式外交關係,且與大陸經貿互動密切。在未來幾個月期間,台灣如何爭取CPTPP成員的支持,順利成立工作小組,取得談判的入場券,有不小的挑戰。

  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是台灣與國際介接另一重要部分。雖然此倡議完全不談市場開放,但卻是美國未來與他國建構經貿協定的主要模式,台灣當然不能缺席。

  雖然台美雙方在去年已就其中五項議題簽署了首批協議,但其他七項議題顯然談判進展不如預期;最近雖然又進行另一回合談判,但距完成談判,仍有不少關卡需要克服。

  美國幾乎所有對外經貿談判,對手一向是居於不對稱的守勢,此次台美談判議題也不例外,仍是由美國所主導。而且在一對一談判下,台灣面對壓力更大。台灣應由己身效益為出發點,向美方提出更多需求;並掌握美國在推動其他協定過程中,與台美倡議共通議題立場,做為與美國談判基礎,才能爭取更多利益。

  除此之外,台灣在製造業堅實基礎,各國對於與台灣產業合作及交流,表達高度意願。台灣可以此為籌碼,以化整為零,「堆積木」的方式,透過特定議題,例如韌性供應鏈、關鍵礦物、節能減碳,以及數位貿易等,推動與其他國家建構合作協議,以進一步擴大台灣的國際參與。

 

作  者:劉大年/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資料來源:聯合報/A10版/民意論壇/202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