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廖明輝:《民意論壇》綠色、數位雙轉型 向芬蘭看齊

  面對淨零與數位雙轉型的重大挑戰,台灣正站在關鍵的十字路口,既要穩定供電滿足產業需求,又要持續減碳達到淨零排放。日前,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提出建言,認為若不依靠核電,台灣在二○五○年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將會非常困難,他建議核二、核三廠延役並引進芬蘭的OL3新核電廠技術,維持核能在台灣的總發電量占一定比例。昨天準經濟部長郭智輝拜會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據立委轉述,郭允諾核能會符合民主做法,尋求多數人同意。

  不可否認,台灣身為高度依賴進口能源的島國,正面臨嚴峻的能源轉型挑戰。根據台電二○二三年的數據顯示,台灣的電力消耗主要依賴化石燃料,火力發電量占比達百分之八十二,使用低碳能源發電比例僅占百分之十八,其中再生能源占比為百分之十、核能為百分之七、抽蓄水力發電百分之一。台灣目前這種高碳能源結構不僅影響台灣在國際的綠色形象,也制約高科技產業發展。

  面對能源轉型,台灣可以借鏡芬蘭的成功經驗。芬蘭有將近百分之九十一的電力來自於低碳能源,核能、水力發電、風力發電,生質燃料則提供百分之十的低碳電力。芬蘭的能源轉型策略不僅提高能源效率,也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使用。例如芬蘭赫爾辛基Helen電廠成功從燃煤轉型為生質能發電及利用海洋能發電,即是台灣可以學習的能源轉型典範。

  除了綠色轉型,台灣與芬蘭在數位轉型也有深度合作潛力。例如,台灣今年在量子科技取得重要突破,成功自製五位元低溫超導量子電腦,芬蘭公司Bluefors所提供的低溫冷卻系統即是台灣此次發展量子電腦成功關鍵。芬蘭的量子科技公司IQM正在致力建造五十位元超導量子電腦,台灣的量子國家隊計畫於六月前往芬蘭參加國際量子技術展,將有助雙方在量子科技的進一步合作。

  另外,芬蘭國家科技研究院VTT除了在量子領域具領先地位,更聚焦碳中和解決方案、數位科技及永續產品與材料。例如VTT認為奈米纖維素可從木材中提取,具有輕量、高強度和導電性等特點,可成為製造新型電子元件的理想原料,尤其應用在製造纖維素晶片,不僅提供更綠色環保製程,還可能改變整個半導體產業價值鏈。芬蘭在6G通訊的領先地位也值得台灣借鏡,聯發科已經在芬蘭奧盧設立分公司打造6G研發重鎮,台灣可以安排產學人員參訪芬蘭奧盧大學及諾基亞研發中心並進行合作。

  總體而言,芬蘭與台灣同為小國,兩國在數位科技、創新和永續發展有許多共通之處。台灣在面對綠色與數位雙轉型挑戰時,可以向芬蘭看齊,深化兩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推動科技發展,讓台灣永續成為福爾摩沙美麗之島。

 

作  者:廖明輝╱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
資料來源:聯合報╱A10版╱民意論壇╱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