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借重朱敬一 著眼科技研發產業化

  這波內閣改組輪廓陸續浮現,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朱敬一內定接任政務委員,據了解,這是來自馬總統的旨意,啟用經濟學家擔任科技政委,主要借重朱敬一對「六大新興產業」的深入研究,有助於將台灣的科技研發成果產業化,加速後ECFA時代的產業布局。

 

  熟悉內情人士指出,這項人事布局背後的考量,如同當年歷任經長、財長的李國鼎,轉任科技政委後,引導台灣邁向高科技產業的新時代。

 

  行政院敲鑼打鼓提出「六大新興產業」發展藍圖,可惜二年來進展緩慢。朱敬一曾批評,相關部會首長缺乏產業觀,使得六大新興產業發展嚴重落後。他曾指出,台灣在美國的專利總數排名全球第四,平均每人專利數高居世界第一,顯示台灣的科技研發實力不容小覤。缺點則是,空有「知識」,卻沒有「知識經濟」,科技與產業間發生斷層。

 

  行政院所推出的「六大新興產業」中,除了觀光之外,其他如醫療、生技、綠能、精緻農業與文創產業等,都與科技相關。以精緻農業為例,需要靠電腦系統進行產銷管理,必須運用到科技;文創產業中的各種數位媒體、數位典藏,也都是應用科技的延伸。如果科技政委不懂經濟、經建會主委不懂科技,或者不能將兩者加以巧妙連結,朱敬一認為,要成功推動六大新興產業的機率渺茫。

 

  展望未來十年的經濟發展,面對「發展飽和」的困境,朱敬一曾說「兩岸簽署ECFA,是一個新布局的開始,必須充分運用鄰近大陸市場,並加速推動六大新興產業。」

 

  不過,如果政府空有偉大藍圖,卻無專人或專責單位推動,從歷史經驗來看,這樣的大型計畫,最後總是不了了之;由此觀之,科技政委其實扮演了極為關鍵的角色。馬總統屬意由熟悉產業的經濟學者擔任科技政委,著眼點就在科技研發與產業的結合。

 

 

資料來源:2011-02-02 中國時報
記者:謝錦芳/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