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張榮豐:十二五兩個同步 實現居民收入增加和經濟發展 提高勞動報酬與生產率 和平推進兩岸關係

  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經濟所所長張榮豐昨(16)日表示,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將實現「兩個同步」,一是居民收入增加和經濟發展同步,二是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明確願景和策略目標下,發展相對平穩。

 

  在本報主辦的「滾動錢潮、布局全球」研討會中,張榮豐針對大陸十二五規劃和台灣的現況進行比較,他指出,大陸在未來的十二五規劃期間,將以和平的方式「推進」兩岸關係。舉例來說,兩岸經濟協議(ECFA)內容的落實,以及眾所矚目的兩岸投保協議,雖然目前還在談判的階段,但不能涉及到主權議題,一切的目標就是和平的處理兩岸關係。

 

  張榮豐使用「戰略」邏輯來解讀大陸的十二五規劃,大陸常見的「戰略」等同於台灣商業上的「策略」,這是兩岸之間用字的不同,然而,國家的「戰略」就像一盤圍棋,第一步要下在哪裡最重要,這影響到整場棋局的走勢。除此之外,棋局的最終結果就是目標,目標又會和核心價值相結合。

 

  大陸在發展期間依循著核心價值和願景,這點非常重要,就像是描繪國家的圖像,如果沒有明確的核心價值和願景,就無法推導出應有的策略,例如台灣過去的亞太營運中心,提出了政策卻沒有描繪出願景,像是營運中心建成後,基隆港和高雄港會轉變成甚麼樣子?這些都沒有仔細想清楚,最後不了了之。

 

  反觀大陸,十二五規劃的棋局很明確,目標就是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出的和諧社會,這其中包含了經濟成長和改善城鄉差距等,大陸的願景和核心價值不須質疑,就是「高舉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旗幟」,因此,當設定好目標就可以義無反顧地往前走。

 

  對比台灣的狀況,過去的台灣以OEM(委託代工)和ODM(設計加工)為主要發展模式,不需要考慮棋局的問題,但是,現在台灣面對最大的挑戰,就是既有的路徑漸漸失效,策略棋盤上的第一個子該落在哪裡?將影響到整個棋局的結果,也考驗著台灣執政者的智慧。

 

  大陸預測在十二五規劃期間,向前是鞏固金融海嘯所遺留的問題,向後是發展和諧社會和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過去大陸經濟依靠著外商投資和加工出口,如今將以循環的發展模式為基礎,鞏固大陸的經濟,改善基礎問題。

 

 

資料來源:2010-12-17/經濟日報/D5版/滾動錢潮布局全球
記者:李宇欣/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