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劉大年:《名家觀點》爭取升級版FTA 刻不容緩

  近年來台灣區域經濟整合波折不斷。台灣第一批與中美洲邦交國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及宏都拉斯的自由貿易協定(FTA),隨著外交關係的中斷,這些國家準備琵琶別抱與中國大陸簽訂FTA,在對方要求終止FTA而劃下句點。不過這些協定當時簽署主要目的是鞏固邦交,FTA終止對台灣經濟影響非常有限。

  FTA終止與外交關係斷絕並沒有因果關係,例如巴拿馬與台灣在2017年斷交,但雙邊FTA仍存在。不過外交中斷後執行層面只限關稅減讓,FTA下其他項目及溝通管道幾乎停擺,進一步減損原本效益即有限的FTA。

  台灣雖然在中美洲推動不順,但是與美國卻有所進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已經生效。不過少了市場開放的經貿協定,對台灣直接效益有限。然而環顧目前美國對外經貿協定都不包括市場開放,美國甚至認為以市場開放為主軸的FTA,是上個世紀的「過期產品」,而轉而推動符合美國利益的項目。

  台灣當然不可能去撼動美國的主軸思維,促使美國與台灣推動市場開放的經貿協定;但台灣除了繼續完成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外,也可在台美架構下,推動美國在其他場域推動的項目。

  例如美國主導14國的印太經濟架構,最近達成供應鏈韌性協議;以及美國為了確保上游關鍵原料來源穩定,也與多國簽署合作協議,均是值得納入未來台美經貿協定的項目。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是另一焦點。ECFA簽署之初雖然爭議不斷,但目前台灣普遍可以接受ECFA;特別是貨品早期收穫部分,認為可以加惠台灣的出口企業,台灣也多次呼籲大陸不要政治操作冒然終止ECFA。

  今年大陸官方首次以台灣未遵守ECFA逐步自由化原則,長期對中國大陸約2500項產品進口設限,而提出終止ECFA的可能性,ECFA動向更是引人關注。

  除此之外,今年是台灣與紐西蘭及新加坡兩非邦交國FTA生效十周年。台紐及台星FTA對台灣有所助益,但許多條文必需更新,甚至增添內容,才能符合現實需要,「升級版」的FTA有其必要。

  事實上,紐西蘭及新加坡早已經完成與中國大陸FTA的升級版,而且還不斷更新中。但對於與台灣進行升級版FTA談判,似乎意願並不高,明顯受到政治因素影響。台灣未來如何突破?也是一大挑戰。

  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是台灣未來區域經濟整合首要任務。CPTPP為一高標準FTA,目前幾乎已經全面零關稅;以新加入的英國為例,在未來協定正式生效日時,即有約九成五的產品零關稅。基於此,為防止區域外產品「走後門」,迂迴輸入CPTPP而坐享零關稅優惠;CPTPP訂有非常嚴謹的原產地標準,進口產品必需備有完整產地資料,並符合CPTPP原產地規定,才可以享受優惠關稅。

  然而最近進口蛋所衍生原產地問題,可以發現台灣在原產地認定的專業素養,發證單位的權責劃分,以及產地標示的追蹤查核,仍有許多值得改善的環節。為避免原產地認定成為台灣申入CPTPP的減分,未來必需落實國內原產地制度,才有助於台灣加入CPTPP。

  台灣區域經濟整合之路,既艱辛又複雜;不但守成不易,開疆闢土更是困難。近年來又需面對諸多新興議題,內部專業人才的培育及談判能量的建構更是刻不容緩。

 

作者:劉大年/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A4版/焦點/2023/10/12 00: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