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顏慧欣:《名家觀點》全球化與去風險化

  最近張忠謀先生再度對全球化的變局提出觀察,指出過去取決於低成本與高效率來決定全球分工結構,但是未來全球化,維護國家安全將是更優先的要素。這個新全球化的走向,確實將改變世界經貿關係與結構。

  過去50年全球化與跨國供應鏈布局的基礎,很大部分建立在「比較利益法則」(comparative trade advantage)的經濟理論,認為只要確保跨境貿易自由流通,沒有高關稅、繁瑣的檢疫檢驗等非關稅要求,就可以讓各國發揮所長,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的成果,這也是從1947年「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乃至於1995年成立「世貿組織」(WTO)的重要目的:推動以全世界為範圍的經貿自由化。

  於是乎各國貨品貿易的零關稅比重愈來愈高,如同台灣擅長的資通訊產品,就在WTO「資通訊科技協定」(ITA)兩代協定下,可用零關稅在主要國家流通。

  比較利益法則著重於「產業利潤極大化、消費者受益極大化」的雙贏角度,惟這個過程若未適度管理,則各國不具備或失去比較利益的產業,往往就會出現產業外移空洞化、特定產業技能幾近消失、特定基礎教育人力匱乏等一連串問題。美國國力雖強,但也有很多缺乏比較利益的產業持續消失,深受其害;加上近年來作為全球化最大受益者的中國大陸,以經濟力量作為政治工具的傾向愈發強烈,全球化自然難以為繼。

  另外,美中經貿科技對峙、COVID-19疫情爆發,助長了分散供應鏈夥伴與增加本土生產的危機感,再加上俄烏戰爭,使得西方國家所持「貿易帶來和平」的論調破滅,加深經濟韌性及安全為政策主流的地位,也進一步使得全球化改革成為定局。

  最近期的展現,就是今年七大工業國家(G7)領袖定調與中國大陸互動關係,為尋求「去風險化」(de-risking)但非「脫鉤」(de-coupling)。不論改以「去風險化」說法,是為美中無止境惡化關係先畫上底線,抑或讓美、歐保留各自詮釋與中國大陸互動的修辭彈性,「去風險化」根本的出發點,仍在於降低對國家安全所帶來的風險。

  在此之下,第一種去風險化類型,恐怕仍意指部分關鍵產業、先進製程走向「脫鉤」的結局。在「脫鉤才能去風險」的業別上,拜登政府已定位美中未來十年,將進入激烈的戰略性競爭關係,並將加速美國在前沿科技(cutting-edge)最大的領先性,其國安戰略報告指出的先進製造、人工智慧、生物科技、量子運算等,預期是美國持續推動「美中分流」的範圍,對此其他技術大國若也配合美國下,形成脫鉤局面應無意外。

  第二種去風險化,重點不在脫鉤而在降低對中國大陸依賴、增加多元供應。目前看來若干關鍵礦產、公衛、藥品等領域,完全去除中國大陸成分可能不切實際,且會增加太多交易成本下,美國策略將與盟國及夥伴合作,提升供應鏈多樣化為目標。例如美日在3月簽署電動車電池的關鍵礦物雙邊協議,一方面是為日本量身定做可享美國《降低通膨法》的資格外,二方面也是美日增加開採與分享供應鏈資訊的共識。

  至於非屬關鍵領域以外的產業,例如食品、家電、紡織成衣等,中國大陸無疑是這些產品的重點生產地,也是美歐主要的輸入來源,但目前看來是「馬照跑、舞照跳」,繼續全球化的分工格局。惟拜登總統曾指出,「打擊傷害美國工人的做法」也是去風險的範圍,再加上美國《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原則禁止所有自新疆的產品輸美,除非可證明無強迫勞動才可例外交易。

  這禁令涉及棉花、番茄等紡織與食品加工業,意味著這些不是關鍵領域的產業,不是出自於國家安全而為去風險化的對象,卻是基於「普世價值」是當道的貿易規則下,似乎也無法完全脫離去風險化的挑戰。

 

作者:顏慧欣/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A4版/焦點/2023-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