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國出口連續負成長 全年經濟成長率陷「保2」危機!

  台灣出口連8黑,今年經濟成長率面臨「保2」挑戰。不過有專家表示,在消費性電子產品陸續去庫存,訂單回流下,加上年底將迎來一波換機潮,台灣經濟最壞時刻已經過了,全年呈現外冷內溫,先蹲後跳的局面。

  百貨公司櫃姐:「擦下去的話,它是可以瞬間可以達到,柔焦的一個效果。」

  為顧客試妝,挑選適合的顏色,化妝品專櫃就算平日,也不減消費人潮。百貨業受惠今年五月母親節檔期,業績大幅成長七成以上,而年中慶大戰即將開打,業者也估計6月業績有望再創新高。

  百貨公關部經理陳昀隆:「在今年母親節的大檔期,我們買氣是大爆發,不管是一些送禮,或者是聚會的場合,幾乎所有的一些商品,都是業績都是高度成長,那接下來六月底的年中慶,整體的業績成長的幅度,也是相當的樂觀。」

  疫後復甦,帶動內需暢旺,百貨公司正在舉辦的中外藝品展,有不少頂級工藝作品和精美瓷器,鎖定的是高端消費市場。,

  百貨公關部經理陳昀隆:「從昨天開始所舉辦的這個中外藝品展,那我們在裡面鎖定的一些商品,都是相對單價比較高的商品,像是一些瓷器、壁畫等等。那從昨天開始到現在,對比在去年的業績,已經有成長八成之多。」

img-https://www.cier.edu.tw/public/MMO/20230607%20%E4%B8%BB%E8%A8%88%E7%B8%BD%E8%99%95%E4%B8%8B%E4%BF%AEGDP.png   img-https://www.cier.edu.tw/public/MMO/2023%E7%B6%93%E6%BF%9F%E9%A0%90%E6%B8%AC.png

  記者劉彥萱:「疫後民眾外出,購物力道回溫,台灣整體經濟呈現外冷內溫的情況。出口連續負成長,使得全年GDP陷入保2危機,不過電子業是陸續在消化庫存,台灣出口在今年年底前,可望逐漸回穩。」

  出口衰退影響經濟成長,主計總處日前是再次下修,2023年全年經濟成長率至2.04%,為八年新低。不過預測今年第二季經濟成長1.82%,由負轉正,國內經濟從第二季開始,有望谷底翻轉嗎?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連八個月是出口接單是負的,看起來今年要保二要很努力,因為靠得是這個靠內需,那外需包括出口,看起來不是很樂觀。因為中國的經濟感覺復甦不如預期,第二個是因為美國,它的利率太高,美國現在利率5%,民間的利率可能7%到8%,所以會打擊到投資跟消費,所以對台灣的出口是比較不利,今年要靠內需,內需的話就必須要大家出來多消費。」

  台經院主任孫明德:「那目前保二危機,大家在執著的就出口連續幾個月負成長,或是外銷訂單幾個月,因為外銷是操之於別人,主要是因為跟歐美有關係。歐美今年的經濟表現不理想,再加上中國大陸復甦的腳步比較慢一些,所以我們的出口受到影響,但是我們整體2%,大家不要去執著2%,因為台灣有60%的人都在服務業,是跟內需有關係,所以我們台灣其實是跟內部,內部的經濟表現的非常的火熱。」

  內需消費將成支撐主力,專家也樂觀看待,認為出口這波冷風,在消費性電子產品陸續去庫存,訂單回流下,加上年底迎來一波換機潮,最壞的時間點已經過了,出口緩步回溫。

  台經院主任孫明德:「尤其電子科技業,最近庫存已經去化的差不多,也就是說美國、歐洲的客戶,米缸已經快要沒有米了,明天還要請客呢。所以這個時候跟台灣要討論一下,開學季訂單要怎麼安排,然後接下來感恩節、耶誕節,美國人也需要採購手機、電腦這些科技產品,所以我們台灣最壞的情況在今年第一季,第二季開始已經慢慢轉好。」

  不過在追求經濟復甦的同時,通膨也會影響到民眾的消費力道。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公布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02%,連續22個月高於2%通膨警戒線,但是近二年來新低。專家表示,指數雖然有回落,但民眾對物價上漲的感受,依舊強烈。

img-https://www.cier.edu.tw/public/MMO/2023%20CPI%20%E8%B5%B0%E5%8B%A2.png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那雖然有下降,可是我們過去十年的平均通膨率只有1%,現在是到2點多趴,特別是最近製造業的價格是在下來,但服務業的價格事實上是沒有下來,像外食,你的通訊娛樂的費用,還有一些相關的東西,並沒有真正的下來,所以政府還是要很小心。」

  疫情解封後,內需消費反彈,2023年台灣經濟外冷內溫,先蹲後跳,最壞的時刻已過,可望逐步擺脫困境。

 

影音新聞 | img-https://cdn.ustv.com.tw/img/core-img/youtube-c.sv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pcaKNpuGrw&t=1s

 

資料來源:TVBS新聞網/2023/06/07 22:48(最後更新時間:2023/06/07 22:48)
記者:劉彥萱 /攝影:顏睿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