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梁啟源:台灣發展核能 可行選項

  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問題嚴重,節能減碳成為國際共識與趨勢,行政院政務委員梁啟源昨(25)日表示,台灣能源九成以上仰賴進口,有必要重新檢視國家能源政策,發展核能是未來可行的選項及方案。

  本報昨日舉辦2010大師論壇─氣候變遷國際高峰會,在進行「節能減碳高峰論壇」討論時,與會專家學者對於發展核能及政府扮演的角色,提出建言。


 

尋求平衡點 須畫藍圖


 

  梁啟源表示,國際能源價格不斷飆漲,我國的能源選擇相當有限,因九成以上需仰賴進口,必須重新檢視台灣的能源政策,像是未來如何凝聚全民共識發展核能等。此外,他認為,提升電廠效率則是另一項重點,目前台電公司和國科會「國家型能源計畫」,都已展開相關研究。

 

  日本J-POWER資深顧問中垣喜彥表示,他相當贊成發展核能,他說,低碳化的供給是中長期目標,要達成減碳需要全民共識,民間要做出努力,輔以政府協助,才能達成。

 

  中垣喜彥強調,供給與減碳不能矛盾,最終要有藍圖出來。台灣的發電結構中,化石燃料占比很高,短期無法完全使用以替代能源,建議可以增加核能、減少化石燃料,但這需要核電廠周遭居民的配合與瞭解。

 

  全國工業總會環境及安全衛生委員會召集人林明儒強調,我國永續能源政策綱領規定,2025年要回到2000年、削減59.6%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水準,但其實這是「非常艱鉅」的任務,政府應誠實面對。

 

  1979年美國三浬島及1986年俄國車諾比發生核災事故,造成歐美各國反核運動,停止興建核電廠,但林明儒指出,至今核電廠已歷經兩代技術革新,除開始興建第三代核電廠外,第四代技術也正研發中。

 

  林明儒說,面對全球暖化問題,連深具環保意識的歐美國家、日、韓等,也都已重啟核能發電,目前台灣的核能政策不夠明確,呼籲政府應早日制定明確的核能發展政策,以務實態度看待。


 

企業拚減碳 營運重點


 

  在推動低碳化社會方面,財團法人地球環境產業技術研究機構(RITE)副理事長茅陽一表示,低碳化對企業來說也是營運的重點,這可以降低企業的營運成本,民間企業應該自行實施,在世界各國也在推動節能方案,例如,生產有利於消費者的高功率家電產品,達到節能的雙贏效益。

 

  中垣喜彥指出,日本與台灣一樣,都是能源稀少的國家,大都仰賴進口。J-POWER將高效率燃煤發電技術推展到全球各地,台灣則積極推展節能減碳,兩國環境相近,在燃煤發電技術上應顧及安全性,及不同的能源組合搭配,尤其是減少CO2排放量將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

 

  至於在節能減碳過程中,與會均認為政府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茅陽一表示,地球暖化對經濟發展並無助益,全球積極推行的碳封存和碳捕捉(CCS),可以將CO2回收、儲存,但這也是花錢的技術,為了將來能夠節能減碳,應將CCS方案導入、引進,這項屬於研究開發的方案應由政府主導。

 

  中經院助研究員陳筆表示,節能減碳的最大問題是,不管私人或國際間,對於減碳成本及效益的理解均不同。他認為,科技研發是節能減碳的第一關鍵,政府應扮演制度設計的重要角色,例如可課徵能源稅、訂定碳總量管制手段等,只要讓排碳權利具有稀少性,能源價格必定會升高後,民眾的行為也會被迫改變。

 

  工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曲新生也指出,減碳目標訂定後,必須要有長期、穩定的政策和方向,此外應善用科技工具,提高發電端的效率。他認為,節能減碳應從管理面、技術面及喚醒民眾「人人有責」的意識等三方面著手。

 

 

資料來源:2010/08/26 經濟日報
記者:楊毅、張義宮/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