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濟研究院長連賢明。記者蘇健忠/攝影
中華經濟研究院長連賢明昨(19)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移民、能源三大主軸政策,將對台灣帶來第二次供應鏈移轉、台灣廠商經營成本增加,以及推動綠色轉型產業受到牽連等三大經濟成長隱憂。
經濟投資展望論壇昨天座談場次,以「2025年經濟大趨勢」為題,邀請連賢明、台經院院長張建一、中研院經濟所代理所長許育進、台綜院院長吳再益共同與談,由台經院董事長吳中書主持。
連賢明提到,要知道川普會做什麼,必須要先理解川普在想什麼。川普在想的是「全世界都在占美國便宜,尤其中國占的最多」,因此川普所端出來的政策,就是希望讓大家占美國便宜的情況減少,甚至消失。
連賢明指出,川普稱自己是「關稅人」,希望對外加稅、對內減稅,希望外國公司直接去美國投資。川普也認為移民占美國便宜的,不見得對美國經濟有貢獻,卻使用各項社會福利,包括教育和醫療,因為他要把不合法的移民趕出美國;還有川普根本不相信氣候變遷,不想花那麼多錢去補貼電動車、淨零科技等產業,認為美國挖油就好了。
這些川普新政策對台灣經濟的影響,連賢明認為,首要衝擊是會不會造成台商供應鏈的第二次移轉,這些可能衍生廠商的勞工、業務、管銷成本增加。此外,廠商也會思考若美中貿易戰再起,很多產業鏈會跟中國產業愈來愈脫鉤,例如美國禁止使用中國電動車零組件,這會不會是台灣的機會?
此外,川普已放話上任後將打擊非法移民。對此,連賢明表示,這將造成美國勞工成本上升,通膨可能再起,而使得美國聯準會的降息腳步慢下來,這會不會影響台灣產業經營的成本,值得台灣廠商注意。
還有能源政策,台灣積極推動淨零與綠色能源轉型,若美國開始不願支持綠能,現在很多廠商大力推展的供應鏈零組件產業會不會受到影響,應密切關注。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2024-12-20 00:44
記 者:葉卉軒
原文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241/8437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