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發動關稅戰,降稅問題讓台灣車市近來急凍,經濟部 18日首度明確表示,台美關稅談判如最後確定涉及汽車關稅減讓,將 僅適用美國,亦即他國不會一體適用。學者也挺此種說法,並直言美 國已帶頭違法,打破世界貿易組織(WTO)規範。
台灣汽車目前課徵高達17.5%關稅,貨物稅則依車型再課25%到3 0%。如果關稅降到0,進口車長驅直入,衝擊國產車廠生存空間,業 者紛紛強烈主張先降貨物稅。由於外界預期兩稅勢必調降,造成近期 車市買氣直直落。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長邱求慧昨出席一場論壇,主講美國關稅對台衝 擊。除了提醒232條款鎖定的半導體、資通訊產品占我出口8成,影響 比對等關稅大,必須注意之外,也提到汽車關稅問題。他強調,汽車 稅率怎麼降,要由談判小組去說,但原則就是「先談關稅再談貨物稅 」。也就是先看台美最終關稅談判結果,才會進一步討論貨物稅是否 調整。之所以按兩階段來檢討,主要是為了降低產業衝擊,但最終兩 個稅都降是有可能。
邱求慧指出,如果最終對美減讓汽車關稅,那也將僅美國適用,他 國不會一體適用。他說,外界太緊張,以為關稅是全面開放,但我們 談的是台美貿易協定,不用比照WTO相關原則。
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評論說這個說法正確,表示按 照WTO原則,確實應要對所有會員國開放,但川普上任後已帶頭違法 ,像英美關稅協議就是一個例子,所談稅率僅適用兩國,所以大家以 後都會這樣做。不過,如台灣有機會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 定》(CPTPP),還是可能被其他國家要求援引關稅優惠。
按照關稅徵收的實際運作,台灣對美國車若實施關稅減免,這裡的 「美國車」並非指美國品牌,而是指在美國製造。換言之,除外界直 接想到的特斯拉能受惠,包括TOYOTA、LEXUS、BENZ及HYUNDAI等在美 設有工廠的汽車品牌,只要進口來源是美國,都能搭上順風車。
車廠主管表示,大型汽車品牌因全球化經營及品牌策略,很多車款 早就不在本國生產,而是交由各地工廠負責。舉例來說,現在台灣販 售的TOYOTA RAV4是在日本生產,但若從美國進口享有關稅優惠,原 廠就會評估改由美國廠供應台灣所需,在價格上更具競爭力。
進口車可能更換供貨來源,國產車則面臨還有沒有繼續做的誘因。 車廠主管分析,以HYUNDAI為例,現行多數車款均委由三陽工業代工 ,但若從美國直接進口比在台生產便宜,原廠就會評估還要不要繼續 做國產車,若不需考量勞工權益,結束在台生產的可能性就很高。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A5/財經綜合 2025/06/19
記者:王玉樹、黃琮淵/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