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7日將公布2月進出口初步統計表現,由於今年2月的工作天數比去年多,加上原物料價格續升有利出口表現,財政部樂觀預期2月出口年增率有大反彈,各機構也皆預測有兩位數成長,優於1月出口表現。
財政部上月曾粗估,去年農曆春節落在2月、比較基期低,今年春節多落在1月,2月比去年同月多三個工作天,各機構預測2月出口年增率平均約為16.7%,如星展16.7%、法巴16.9%、ING20.0%、穆迪14.3%、蘇格蘭皇家銀行15.8%、永豐證19.6%、元大寶華19.4%,皆有兩位數成長,比1月的7%好得多。
元大寶華分析師顏承暉指出,2月出口可望有大幅成長有五原因,包括去年12月北美半導體接單出貨比已回升,從低於1的水準回升到1.06,反映台灣主力出口產品—電子業接單狀況不錯。其二則是2月工作天數比去年多。
目前已公布的美國、歐洲、中國、日本主要四大貿易出口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皆也優於預期,反映全球需求持續好轉。
另外,行動裝置需求中,消費者對於手機仍有換機需求;最重要的是,原物料價格自去年底持續反彈,2月基本金屬、油價、塑化價格等也持續上漲。
中經院院長吳中書表示,外界認為美國3月可能升息,升息初期對經濟影響有限,較擔心是升息階段後恐會有負面情況。
台經院副院長邱俊榮也比較擔心下半年,他表示,去年下半年基期墊高,且市場不確定性變大,包括川普政策逐一拋出外,歐洲主要國家大選,如法國5月、德國9月,市場仍在觀察美國總統川普個人魅力是個案,還是隱隱然出現反全球化趨勢,是否會選出和川普立場相似的候選人,影響經濟政策與發展。
資料來源:2017-03-05 經濟日報
記者:林潔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