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宣布將退出TPP,駐WTO前大使顏慶章表示,美國不可能退出對亞洲的控制、放棄TPP或走向極端的經濟保護主義,即使美方態度生變,還有日本帶頭主導。
顏慶章指出,TPP自由化比「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程度高,也較歡迎台灣加入,與台灣正在推的新南向政策強調「亞洲再平衡」的理念也相通,是台灣參與區域經貿整合的最大機會;但TPP與RCEP自由化的程度及對台加入的態度截然不同,不可能雙軌進行,兩邊都要談判策略會產生錯亂。
中經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指出,目前很難確定TPP的前途。美國跟十一個國家談判達成的協定,不少符合美國的經濟利益,尤其是農產品的出口;TPP生死未定,未來可能會有新的貿易協定或機制出現。如果TPP生效,便期待開放第二波新會員加入;如果消失,台灣當然沒機會。不過若變成另一個協定,台灣仍有加入的可能,說不定能成為新貿易機制第一波參加國。
無論TPP的第二波會員國,或新貿易協定,徐遵慈說,都不會那麼快發生。面對接下來的無法預測發展,她建議台灣應持續進行產業轉型、法規改革。
徐遵慈建議,也該重新思考過去與區域各國建立的雙邊合作機制,積極檢討可能的貿易工具,討論政策的「再平衡」,亞太區域的貿易機制出現新的競爭格局,「現在的變局,對台灣有很大機會。」
資料來源:聯合報
記者:沈婉玉、吳雨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