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這次沒有升息,顯然急於處理房市過熱,未來一段時間房市交易量或許會下跌,但「價格」短時間很難跌, 報系資料照
央行祭出號稱史上最強的選擇性信用管制,總裁楊金龍解讀:這是「適當措施,讓房市軟著陸」。為什麼總裁有把握是軟著陸?
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彭素玲觀察,央行未升息,台灣經濟未來看起來不錯,支付能力未惡化,「房價不至於崩盤。」
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則指出,廠商成本還在上揚,支撐房價,「第4季房價可望高檔震盪。」
所以,會怎麼軟著陸法?兩大研究機構認為,房市成交量會萎縮,但整體房價不易下跌。
房市成交量會萎縮 第4季降溫
央行第七次選擇性信用管制之後,房市會怎樣?劉佩真指出,不只是央行,還有金管會控管的72-2的天條,簡單講,資金流向房市會減少,需求會降下來。
她指出,第一個受衝擊的行業是房仲業,首先會看到成交量下跌,「不同於上半年房市量價齊揚,第3季是趨緩,第4季降溫。」
台經院院長張建一指出,公股行庫都觸及27%,這裡指的是72-2條規定,「有剛性需求的,現在(貸款)要排隊。」
從財政部公布的新青安承作,三商銀(彰銀、一銀、華銀)今年5月最高峰時單月撥貸2,758戶,8月幾乎減半了,單月只撥貸1,394戶。
但是營建業應該還可以,住房興建會降下來,彭素玲表示,第3季的民間投資成長上來,市場有建廠需求,可以彌補。
央行發布新一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不過,國內的房地產指數卻還在上揚,顯示買房信心仍在。 報系資料照
房價不會大跌 幾因素支撐
量縮幾乎是一致的看法,「房價」呢?有機會大跌嗎?
先來看中央大學台經中心發布的9月房地產指數,調查時間是9月18到21日,央行在9月19日發布新一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受訪者認為未來半年是買房好時機的占38.7%,明顯高過看壞的26.8%。房地產指數在上揚,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指出,買房信心仍強。
消費者想看看能不能撿便宜。兩大研究機構都認為機會不大。
1、供需同步減少
首先就房市來看,彭素玲指出,72-2不只限制了房貸資金,也限制了建築融資。「不只流向需求面的資金減少、流向供給面的資金也減少,也限制新屋興建。」是供、需同步減少。就新屋供需看,應該不會是供過於求。
劉佩真指出,營建業者的成本不斷在墊高,包括土地成本上升、缺工、碳費將啟動、綠建築要求等等,房價有基本的支撐。
2、整體經濟情況向好
在總體經濟面,也有兩大因素撐住支付能力。彭素玲說:首先,央行這次沒有升息,沒有加重房貸支付者的負擔,其次,台灣經濟未來看起來不錯,所得沒有惡化。
彭素玲說,很想知道,這次有多少理事主張升息,連三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衝破2%,這符合某種通膨的定義,學界一直期望央行有作為。10月還有電價調整,物價是有壓力的。
央行這次選擇調升存款準備率,而沒有升息,顯然急於處理房市過熱。另一方面,彭素玲指出,也是擔心匯率,擔心新台幣像日圓一樣升值,不利經濟。
張建一也認同經濟不錯,台經院上次預測今年經濟成長3.85%,目前也維持這個看法,全年應該在3.8%、3.9%的水準,和央行、主計總處的預測相當。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2024/10/01 14:22:06
記 者:徐碧華
原文網址: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826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