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上月金額3,078億美元 廠商搶在各國加徵關稅前出貨 進口意外衰退
中國大陸昨(12)日公布,6月出口3,078.5億美元,年增8.6%,較前月擴大1個百分點,為2023年4月以來、近15個月最高增速,顯示出口商在貿易夥伴預期加徵關稅之前提前出貨。
6月進口2,088.1億美元,意外下滑2.3%,時隔兩個月再現衰退,也凸顯大陸內需疲軟。6月貿易順差990.5億美元,為1981年以來最高紀錄。
中經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表示,大陸6月出口表現優於市場預期,有幾個原因。首先,去年同期出口大幅衰退,基期較低;同時,美國消費復甦,帶動大陸出口以及不少出口商趕在各國加徵關稅生效前搶出口。
王國臣指出,要留意後續關稅戰陸續生效的時間會落在下半年,大陸出口能否延續高速增長將有疑慮;同時,從大陸進口意外轉弱來看,因為大陸進口的產品很多都是中間材,特別是電子產業,現在進口的衰退也會影響到後續出口表現。
界面新聞引述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公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在美國經濟韌性超預期、全球電子業景氣上升、及歐美央行降息預期影響,今年全球貿易處在回升階段。
路透報導,有分析師警告指出,鑑於主要貿易夥伴的保護力度加大,近幾個月強勁的出口銷售能否持續尚無定論。大陸出口商在11月的美國大選前也處於緊張狀態,以防任何一個主要政黨提出新的貿易限制。
品點資產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張志偉表示,憂喜參半的貿易數據反映中國大陸的經濟狀況,強勁出口的能否持續將是大陸經濟下半年的主要風險。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2024/07/13 00:41:24
記 者:葉文義
原文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33/8092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