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臺灣天然資源稀少,原物料及糧食高度仰賴進口,使得國內民生必需品價格與國際情勢息息相關。本研究持續觀察重要農工原物料進口價格及民生物資價格變化,並蒐集整理相關國際情勢,分析全球原物料價格走勢及變動因素,藉以協助政府及早規劃因應措施,避免國內產業及民生受到物資價格波動的衝擊。此外,亦根據國際時事或委託單位需求,提供相關重要議題分析,掌握未來物價趨勢。 整體而言,由於受到全球復甦成長力道不足,加上烏克蘭衝突、中東危機與蘇格蘭獨立公投等影響,中國大陸經濟放緩,OECD 及 IMF 經濟報告皆指出全球經濟表現再度向下修正,再加上全球商品指數明顯下滑,大宗物資今年豐收,而且石油天然氣供應充足,因此整體價格走勢呈現下跌。 以下依大宗物資、基本金屬、原油、金屬工業原料做摘要說明。 一、 原物料及民生價格分析 1. 大宗物資:年初美國受風雪侵襲、巴西南北氣侯兩極,造成小麥、黃豆、玉米、咖啡豆等產量下調,大宗物資價格開始自去年底的頹勢回升。第二季各地氣候轉佳,進入下半年天氣良好有助於作物成長及熟成,產量創新高,大宗物資價格明顯大幅下滑。展望大宗物資未來走勢,供給增加,價格持續走跌機會大。 2. 基本金屬:大部分基本金屬仍受產能過剩之苦,價格始終低迷。今年上半年間,鎳價受惠於印尼的原礦限制出口政策,漲勢最為劇烈;鋅、鉛、錫則因庫存減少,價格有所支撐。進入下半年,歐美製造業景氣開始出現降溫趨勢,全球經濟復甦需求力道不足,減少對於基本原物料的需求,因此帶動基本金屬價格回升空間有限。展望未來各類基本金屬,除了銅、鋁、鎳、鋅、鉛供應偏緊,需求成長顯著,價格走勢為上漲,其他基本金屬持續走跌。 3. 原油:今年以來,烏克蘭、敘利亞、伊拉克等地區動亂頻仍,促使國際原油價格回升。然而,目前中東原油供給尚屬穩定,加上美國頁岩油產量持續提升、庫存量大增,抑制國際原油價格的漲幅。由於烏克蘭及中東緊張情勢並未造成大規模供應中斷,而歐洲和中國經濟疲弱的影響之下,在全球供給充足情況下,將使得今年下半年度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展望原油未來走勢,供給持續增加,然而今年原油價格已大幅滑落,預計原油價格下跌空間有限。 4. 金屬工業原料:與基本金屬相同,鋼鐵也陷於供給過剩困境,再加上煉鋼原料鐵礦砂及煉焦煤價格的暴跌,鋼價缺乏上漲動力。進入下半年鐵礦砂價格持續下跌,美國鋼廠進入歲修減產,鋼價持穩,烏俄衝突貿易制裁有效減少低價鋼品流通。中國大陸隨著資本支出擴張、資金緊俏情況已見改善,鋼廠保價意願提高,加上日本用鋼產業需求依然暢旺,帶動亞洲地區出口報價止跌回穩。展望金屬工業原枓,仍處於供給過剩,預計未來走勢跌幅有限。 至於國內民生物價方面,今年上半年以蛋、食用油、奶粉、衛生紙的價格變動最明顯。其中,氣侯因素導致蛋、食用油、奶粉等供給短缺,造成價格居高不下;衛生紙則是因第二季衛生用紙需求有所增加,推動價格由低點回升。整體而言,除食用油與衛生紙受國際原物料供給短缺影響,價格小幅上揚,以及洗選蛋受天候因素影響,5、6 月供貨量不穩定導致價格波動較大,其餘多數商品今年以來價格走勢尚屬平穩。 二、 專題分析 本研究另參考世界銀行發布之商品市場展望報告,以及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發布之糧食評估報告,進行深入議題探討。由此可知,即使中短期內糧食價格看似穩定,長期而言,氣候變遷的效應終將浮現,臺灣對於糧食政策的規劃,亦應將此納入考量。 因應上半年猪肉價格上漲、牽動民生物價甚鉅,本研究並運用行政院主計總處價格指數資料,建立量化動態模型,分析上游猪肉價格對下游肉類製品價格的影響,以利政府了解國內猪肉價格的傳導機制,擬定合理管控措施。結果顯示,猪肉消費者物價的變動在第二個月即可傳導至肉類製品、促使其價格上漲,但效果將逐漸消退,總影響時間約長達 10 個月,且 II 累計可造成肉類製品價格變動增加近 1%。 本研究於 9 月進行零售通路月餅價格探討及研究,本研究除彙整消保處提供之零售通路價格變動表情形,以了解我國月餅消費市場主要價格分布外,並對糕餅業者與通路從業人員進行訪問。顯示我國月餅消費市場偏於常態,高價位月餅僅為個別現象,消費者購買偏好主要集中於中價位月餅。因此本研究建議月餅過度包裝問題,借鑒國外經驗,建議進一步規定相關商品包裝費用,控制包裝成本以及加強消費市場監督與管控。 最後,本研究針對俄羅斯與歐盟能源問題對燃煤需求之影響進行專題研究。結果可知,歐洲地區 2013 年天然氣消費近三分之一均來自於俄羅斯,而隨冬季暖能需求將屆,歐洲對能源供應將再度緊缺,料將利於短期間國際燃煤價格回穩。然儘管歐洲與中國大陸等區域對燃煤需求持續增加,當前全球暖化態勢日益嚴峻景況下,綠色能源仍為各國競相發展之主流,燃煤需求衰退頹勢難擋,其長期價格整體看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