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析「加強我對非洲市場布局」報告

類型:研究計畫
名稱:研析「加強我對非洲市場布局」報告
編號:PR2005B14
作者:葉長城
出版日期:2018.11

主要研究內容說明 有鑒於經貿外交重要性與日俱增,我國應積極協助國內業者把握海外商機、拓展國際市場。由於非洲市場潛力可觀,除了蘊藏豐富自然資源,亦具豐沛勞動力,經濟社會發展等各領域之需求旺盛,值得我國政府及民間關注。 

本研究為研提學界意見,供政府施政參考,並提供我國業者赴非洲國家進行貿易與投資之參考資訊,進一步深化我國與非洲經貿與投資關係,主要係就下列四項內容進行研析:一、非洲區域經濟整合概況;二、非洲優勢;三、主要國家(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美國、歐盟、臺灣等)在非洲貿易及投資布局,並於四、歸納研究結論與研擬我國對非洲經貿之政策方向及做法建議。 

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研究主要係針對非洲區域經濟整合概況、非洲優勢、主要國家在非洲貿易及投資布局進行分析,並研提加強我國對非洲市場布局之建議,茲具體分述相關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如下: 首先,論及非洲區域經濟整合概況,非洲自1960年代末期即開始有區域經濟整合組織成立,歷經五十年的發展,近期整合腳步加快,目前已成立的相關區域整合組織共計有16個,其中,西非經濟貨幣聯盟(West African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WAEMU)與中非經濟及貨幣共同體(Central African Economic and Monetary Community, CEMAC)已從過去的自由貿易區發展為目前的貨幣同盟,其整合程度最高,而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Agreement Establishing the African Continental Free Trade Area, AfCFTA)涵蓋的非洲成員國家最多,目前已有八成九非洲國家加入,將有助於未來非洲整體單一市場的建立。 

隨著未來非洲單一市場的發展與非洲區域經濟整合速度的加快,非洲區域內的貿易往來可望提升,同時區域內的貿易也能朝多樣化的方向發展,貿易機會的增加也會帶動中小企業參與區域及國際市場供應鏈的機會,並且促進就業率的提升。目前我友邦史瓦帝尼有參加之區域經濟共同體或自由貿易協定包含:南部非洲關稅同盟(Southern African Customs Union, SACU)、南非發展共同體(Southern African Development Community, SADC)、東南非共同市場(Common Market for Eastern & Southern Africa, COMESA)、三方自由貿易區協定(COMESA-EAC-SADC Tripartite FTA, TFTA)與建立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協定(AfCFTA)。然由於經濟規模有限,史國簽署上述協定對於其出口實際上助益有限,但在擴大自由貿易區之情況下,可延伸其FTA出口市場,吸引外商至史國投資。 

其次,關於非洲優勢,非洲開發銀行(African Development Bank)預測,2018與2019年非洲經濟成長率為4.1%與4.8%。另外,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預測2018與2019年,非洲整體經濟成長率分別為3.8%與3.9%。非洲未來整體經濟發展可能包含以下潛在優勢:一、人口紅利優勢;二、未來非洲本地需求的提升;三、未來大宗商品價格提升;四、與開發中國家之間的合作等。 

再者,論及主要國家(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美國、歐盟、臺灣等)近10年(2008~2017年)在非洲貿易及投資布局,(1)中-非貿易及投資方面,中國大陸對非經貿布局積極,非洲近10年占中國大陸貿易總額雖呈現先升後降的趨勢,但2017年中國大陸對非貿易總額仍占其對外貿易總額的4.15%,約1,706.43億美元。另近9年來(2008-2016年)對非投資歷年淨投資流量金額皆超過10億美元,但對非投資占其對外直接投資流量之比重呈現下降趨勢;(2)日-非貿易及投資方面,非洲占日本對外貿易總額和比重大致呈現先升後降的趨勢,由2008年298.79億美元(占日本貿易比重1.94%)小幅上升至2012年341.44億美元(2.03%),而後則呈現下滑走勢,2017年為157.76億美元(1.15%)。過去幾年,日本對非洲直接投資存量比重最高為2013年1.08%,2017年已跌至0.5%;(3)韓-非貿易及投資方面,非洲占韓國對外貿易總額和比重大致呈現先升後降走勢,由2008年195.87億美元(占韓國貿易比重2.28%)成長至2014年267.59億美元(2.44%),近3年呈現下降走勢,2017年為178.24億美元(1.69%)。另2009年韓國對非洲投資5.8億美元,占當年度對外投資1.85%,為近年投資金額及占比之高峰;2015年韓國對非洲投資1.8億美元,占當年度對外投資0.44%,則為近年投資金額及占比之新低紀錄;(4)美-非貿易及投資方面,非洲占美國對外貿易總額和比重呈現明顯下降趨勢,由2008年1,456.83億美元(占美國貿易比重4.2%)下滑至2017年565.61億美元(1.43%)。另2008年美國對非洲直接投資存量367億美元,占美國對外投資比重1.14%,至2017年美國對非洲的直接投資存量為503億美元,占美國對外投資比重降為0.84%;(5)歐-非貿易及投資方面,非洲占歐盟對外貿易總額和比重大致呈現下降走勢,由2008年4,007.96億美元(占歐盟貿易比重9.03%)下滑至2017年3,178.15億美元(6.99%)。另2013-2015年歐盟對非洲之投資淨流量超過百億歐元,且有逐年增加之趨勢,惟2016年歐盟對非洲之投資淨流量呈現負值(-142億歐元);(6)臺-非貿易及投資方面,非洲占臺灣對外貿易總額和比重大致呈現下降趨勢,由2008年107.08億美元(占臺灣貿易比重2.16%)衰退至2017年56.31億美元(0.98%)。另臺灣對非洲之直接投資金額皆低於1億美元,2017年臺灣投資非洲0.76億美元為近幾年最高紀錄,占當年度投資金額比重0.31%。累計2008年至2017年底,臺灣對非洲投資3.84億美元,占累計投資比重0.21%。 

最後,綜整本研究成果,並由我國政府未來深化我國與非洲各國及友邦史瓦帝尼經貿往來及投資關係等,提出可行建議如下: 在政策方向面,非洲區域經濟整合發展加速,且具備能礦資源豐富與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等市場優勢,臺灣宜加強對非貿易與投資布局,以適時掌握商機;其次,中國大陸對非經貿布局綿密,影響力既深且廣,且多以「經濟外交」思維推動對非經貿投資,我宜加強鞏固邦誼,並強化與非洲主要貿易夥伴之實質關係;另外,美國與歐盟對非貿易與投資關係多元,合作領域廣泛;日本、韓國對非貿易及投資布局亦轉趨積極,我應加強與美、歐盟、日本在非洲之實質經貿及投資合作,以共同開拓非洲市場商機。 

在具體做法與執行面,首先,因應非洲區域經濟整合加速趨勢,我國應善用其市場優勢,加強對非貿易與投資布局,掌握其經貿投資商機,例如:我國政府可協助業者提供必要評估資訊,包括目標市場政治情勢、水電、道路等基礎建設情況,周邊國家市場規模、當地原料資源供應情況等資訊,以利業者評估對非投資之進行;其次,我國應加強鞏固邦誼,強化與非洲主要貿易夥伴實質關係,例如我國目前在非友邦史瓦帝尼,經濟規模有限,製造業生產能力相對較弱,且史國本土業者在推動對外貿易上欠缺資金及國際貿易實務經驗。而臺灣在製造業及對外貿易發展經驗上具有優勢可提供史國協助,建議我政府未來可就適合當地發展之製造業及中小企業國際貿易推動等議題加強合作,以滿足史國經貿發展之需求,提升兩國貿易與投資關係,並藉此強化兩國邦誼;最後,我國應加強與美、歐盟、日本合作,共同開拓非洲市場商機,歐、美、日等國近年來積極加大對非洲經營活動,包括擴增對非洲援助金額,提供基礎建設援助等,我國政府可協助業者蒐集與提供相關營建與採購商機資訊,並鼓勵臺商業者爭取參與及合作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