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趨勢分析與研究-免稅天堂投資法令及其實務操作分析

類型:研究計畫
名稱:投資趨勢分析與研究-免稅天堂投資法令及其實務操作分析
編號:PR1579A3
作者:羅鈺珊
出版日期:2014.12

因為免稅天堂投資法令的自由彈性,跨國企業運用免稅天堂架構布局全球投資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然而,透過免稅天堂投資的模式不容易直接看出資金流向與實質受益人身分,因而造成主管投資機關在監管上的困難。我國近年外人投資來源有集中在免稅天堂的趨勢,因此,本研究主要在了解我國近年與免稅天堂之間的投資概況,研析免稅天堂法令制度及其在國際投資中所扮演的功能,以及企業如何運用免稅天堂在隱匿身分下獲得投資標的公司的實質控制權,並參考國際對免稅天堂的監管措施提出政策建議,做為我國主管機關制定投資管理政策之參考。 

本研究發現,台灣來自免稅天堂的投資占比由2006年的16.93% 攀升至2013年的37.49%,而香港、中國大陸與台灣是運用免稅天堂最多的國家,且兩岸三地的境外公司集中在我國外人投資來源最多的英屬維京群島與薩摩亞,因此可推論近年來我國外人投資源地有集中在兩岸三地的現象。 

在研究標的中,百慕達與開曼群島設立公司規定相對嚴格且資訊透明,分別為保險公司與私募基金的主要所在地。英屬維京群島保密性相對高且維護費用低廉,成為兩岸三地、蘇聯與拉丁美洲等企業設置境外公司首選。而屢被評為最不透明的薩摩亞因為與中國的邦交關係而成為台商對接中國的境外公司設立地。 

免稅天堂成立公司容易、稅務及維持成本低,資金進出自由且公司治理架構彈性,對促進國際資金自由流通及投資效率有極大貢獻,也能使當地成為國際投資中心與籌資平台,並創造專業服務業群聚與外人投資國內產業的機會。而投資人則可運用免稅天堂特性架構多層境外公司,進而以協議控制方式、操作股權衍生性金融商品,以及透過免稅天堂信託機制等三種方式,隱匿實際受益人或實際控制權持有人之身分。

陸資透過免稅天堂投資台灣的目的,主要在隱匿實質受益人或投資人的陸資身分而擁有台灣公司控制權,藉以規避投審會對陸資持股大於30%的審查程序,或規避投資領域與項目之限制。而台灣對免稅天堂的投資適用較為寬鬆的外資審查程序,且目前亦尚未和主要免稅天堂簽屬資訊交換協議,使陸資有誘因透過免稅天堂投資台灣規避審查。因此,在參考國際主要國家監管措施之後與免稅天堂公司法優點之後,本研究針對健全外陸資投資監管制度與相關法規修正,以及建立資金自由化的投資機制提出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