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勞工幸福指數先期資料蒐集工作

類型:研究計畫
名稱:建置勞工幸福指數先期資料蒐集工作
編號:PR1524
作者:吳惠林
出版日期:2013.12

許多國家相繼推出國民生活幸福(well-being)指數調查,是政府政策的核心議題,包括生活條件或是環境永續等。透過國民生活幸福衡量,決策者和國民都可發掘國家及社會經濟的進展,所得到的資訊也能協助政府的政策制定。國民生活幸福衡量顯示的不僅是政府收支、經濟成長、國民所得等,還包括民眾的生活品質。勞工是國民的主要份子,除了和其他國民有共同的幸福指標外,是否還有其他特殊的幸福指標? 我國政府為順應近年來國際間衡量國民幸福生活的思潮,除公布經濟活動及表現外,也希望摒除除追求GDP成長外,更希望讓人民感受幸福生活。由於我國的勞工總人數超過千萬人,事實上,根據2013年6月底之行政院勞委會統計資料顯示,服務於工業部門及服務業部門人數已達1,042萬人,約占我國總人口的四成五以上,因此瞭解我國勞工生活品質,建置勞工幸福指數是有其重要性與必要性。然而,因國外公布的國民幸福指數,尚未有僅針對勞工的幸福指數,而我國的作法將是前所未有的。 

由於國際間及國內主計總處之幸福感調查,對象以國民為主體而非勞工個體,故有必要對於勞工本身進行幸福感受調查。本研究建議在勞工群體的主觀幸福感調查面向,以主計總處「國民幸福指數」及OECD美好生活指數為基礎,結合ILO尊嚴勞動概念,建構出11項指標和 34項次指標進進行主觀問卷量表,並且透過與主計總處相關單位的合作進行調查,一方面節省政府有限的資源,二方面可蒐集得到較為準確和完善的調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