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回台上市模式之研究

類型:研究計畫
名稱:台商回台上市模式之研究
編號:PR0720G2
作者:楊雅惠
出版日期:2004.12

1980年代後期以來,由於大陸地區推動經濟改革與開放政策、政府開放兩岸民間經貿文化交流及台灣投資環境一度惡化的影響,使得許多台商紛紛前往大陸地區或其他國家尋求發展。經過多年的競爭與發展,目前已有不少海外台商具備在證券市場上市櫃的資格與資本市場籌資的需求,加上各國證券市場的強大競爭壓力,是台灣證券市場必須極力參與競爭的理由之一。台灣證券市場在本益比、流通性、政府對證券市場的關心程度、低廉上市成本等因素方面,在亞洲各國而言實有相當程度的優勢,如果能夠團結全球台商的資金與人才,利用台商在國際市場的優勢,應能強化我國證券市場國際競爭力。 

台商的出走一度使國內各界產生產業空洞化疑慮與信心危機,到2001年5月,由於國內外經濟景氣的持續衰退,進出口貿易都呈現出大幅萎縮的情形下,政府出面邀請朝野各界的學者專家,召開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經發會),就當前國內重大財經議題進行討論與意見諮商,並作出多項的共識。而在兩岸資金流動的問題上,經發會達成評估建立境外資本市場、健全資金回流機制等四項共識,並將兩岸政策的定位從「戒急用忍」改變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作為政府有關單位施政的重要參考。而這些政策發展將確立台商企業將以全球布局及產業分工為主軸,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際企業。 

此外為刺激國內經濟景氣的復甦,政府有關單位近年來積極推出各項財金政策與措施,而在取消外國專業投資機構(QFII)投資台灣股市的限制後,政府亦已開始推動鼓勵海外台商回台設立營運總部的計劃,但若要將台灣建設成亞太營運總部,資金調度的自由度與便利性為其重要的影響因素,而若能吸引企業來台上市集資,不但有利於台商根留台灣,更能吸引外國優良企業來台投資發展,進而活化並振興我國整體產業發展。因此政府吸引海外台商回台上市,對於全球台商的資金募集、與當地國政府的關係、台灣資金的流動,以及海外企業控制權的掌握,都有重大的影響。此外台商回台上市櫃對於國內市場環境亦可能造成若干負面影響如增加大陸對台進行經濟制裁的風險、可能加速國內資金外移以及影響國內證券市場的安全與穩定等,這些都值得高度關注與深入討論。 

本研究主要探討分析台商回台上市櫃之可能模式及其運作問題與限制,並就各種模式分析評估比較後提出相關政策與法規修正建議,以作為政府有關部門在推動相關政策的參考。 

首先就選擇回台上市上櫃之台商類型與原因進行探討,與東亞主要市場相比,台灣資本市場具備高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