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以來,企業經營環境競爭不斷加劇,對比過去,企業追求供應鏈定位的策略已轉為需求鏈的管理。微型企業先天條件處於弱勢,故須更重視需求導向的發展。受惠於臺灣產業聚落發展完整,若微型企業能充分整合外部組織,透過部分業務委外生產,便能在市場上推出新產品或是新的服務。進一步,搭配群眾募資平臺與社群經營的引進,將可解決微型企業在籌資與行銷管道上的困難,使其迅速獲得成功。這種委外需求鏈管理模式的新微型創業,其需求導向的特性可大幅提升企業產品附加價值,即使失敗,成本也不高,亦可鼓舞更多創業人才的投入。
儘管微型企業的規模很小,但為數眾多的微型企業可提供社會大量的就業機會,且就算大型公司亦都是從微型起步發展,因此微型企業對於經濟運作或企業政策擬定都有不可忽視的地位。幾年微型創業發展出現若干危機,例如附加價值下滑、「小微化」趨勢、人均工資減少,都讓微型企業發展更加困難。
微型企業若想改善競爭力,網路與外部資源整合是關鍵,其進行方向有三個:第一,轉變為重視市場需求脈動並整合外部組織,以需求為導向的創業模式;第二,利用群眾募資平臺解決籌資問題。;第三,建立社群網絡,串聯行銷管道,以實虛整合的方式開拓市場。
根據個案分析結果,若要協助新微型創業的發展,我國政府可朝向下列幾個方向進行:第一,協助微型企業發展核心專長,推廣新微型創業;第二,設立交流平臺,加速新微型創業發展;第三,促進微型企業對網際網路的使用,增強競爭力;第四,協助新微型創業永續經營,成為創新動能;第五,強化對投資人的保護,讓群眾募資永續發展;第六,加速股權式群眾募資建置,形成多層次的籌資市場;第七,培養群眾募資正確觀念,使群眾募資良性發展;第八,強化第三方支付領域,保護投資人權益,來扶植「新微型創業」,藉此提升產業競爭力並達產業升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