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年:《名人TALKS》墨國新關稅 觸發全球貿易戰

  墨西哥最近宣布將和沒有與墨西哥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國家,針對車輛、紡織、鋼鐵等傳統產業為主的一千四百多項產品提高關稅。主要目的是減少貿易逆差並創造就業,同時增加政府稅收;並強調提高關稅措施符合世界貿易組織(WTO)規範,卻引發不少爭議。

  WTO規定每個會員在加入時必須承諾「約束關稅」之清單,也就是各產品能徵收關稅的最高上限。此上限通常高於實際關稅,使各國可以保留政策彈性。透過設定上限,也確保貿易可預測性,避免任意提高關稅;另外也持續透過談判降低並約束關稅,以進一步推動自由化。

  目前全球約束關稅平均涵蓋大約七成五的產品,其中已開發國家幾乎百分之百涵蓋,開發中國家則約七至八成,低度開發國家僅有二至三成。至於全球工業產品平均約束關稅約為百分之十,農產品超過百分之四十五;至於工業產品及農業產品的實際關稅,則分別約為百分之三及百分之十五。約束及實際關稅存有不小的落差,開發中國家落差亦遠大於已開發國家,所以有更多提高關稅的空間。

  以墨西哥為例,目前平均實際關稅約為百分之七,但平均約束關稅則高達百分之卅二,可調升空間不小。雖然墨國聲稱關稅措施有其正當性,卻引起受衝擊最大的中國大陸之強烈不滿,認為此措施實際上是針對中國;墨西哥是受到美國經濟霸權的脅迫而擴大對大陸的圍堵。事實上,墨西哥新關稅政策,凸顯美國拉攏盟國建立高關稅貿易障礙,以阻止中國產品充斥全球及迂迴出口到美國的問題。

  中國大陸表示將採取必要反制行動,例如提高關稅或採取其他的貿易限制措施,以報復墨西哥片面提高關稅。墨西哥雖然在法理上站得住腳,政治與經濟後果卻難以預測;此也凸顯WTO約束關稅的本意雖是限制關稅脫韁,但在地緣政治壓力下,卻可能成為貿易摩擦的新引信。

  墨西哥的例子也顯示,在大國壓力下,中小型國家雖然可運用WTO規則的政策空間,但這種「合規」並不能避免國際摩擦。若因而產生示範效果,各國會群起效尤,WTO殘餘價值被濫用,將使WTO功能更加式微,多邊規則僅徒具虛名;更會讓雙邊或區域衝突升溫,全球貿易秩序更不穩定,貿易戰的風險恐大幅上升。

  對於台灣而言,約束關稅與實際關稅差距不大,未來的操作空間及運用籌碼有限。台灣目前面對美國百分之廿的對等關稅與「二三二條款」關稅仍懸而未決,各國又紛紛強化反傾銷等各式進口防衛措施,已對台灣出口產生沉重壓力。雖然目前墨國片面提高關稅對台灣的衝擊有限,但由於台灣FTA覆蓋不足,未來若再面臨更多國家提高關稅,台灣幾乎無法豁免,出口也將會面臨更多的挑戰。

作者: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
資料來源:2025-09-27 00:00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