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看好川習會為貿易戰降溫 但談成關稅有難度

「川習會」預計30日在南韓APEC領袖峰會期間登場,學者今天(27日)指出,美、中原先希望在10月底敲定關稅相關貿易協議,但目前雙方僅釋出達成框架性協議的說法,聚焦在停止相互報復,並未實質觸及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稅率,因此,本次「川習會」要敲定關稅的機率有限,可能停留在鬥而不破、報復後降溫的循環當中。

2025 APEC(亞太經合會)領袖峰會本月底在南韓慶州登場,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30日在APEC會議期間進行雙邊會談。據白宮表示,兩人會談議題包括貿易、農產品採購、芬太尼管控等。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26日指出,已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達成具「實質性的框架協議」,包括中方同意稀土管制延後1年實施、承諾恢復採購美國大豆,美國則不會對中國加徵100%關稅。

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27日分析,美國於4月初宣布對等關稅後,各國皆與美國展開談判,僅有中國進行報復行動,隨後遭美國開徵高關稅。而美、中數個月來一邊相互報復、一邊進行4次以上高階官員會談,並預期要在10月底就關稅議題達成協議;不過,距離川習會只剩3天,美、中目前僅稱達成實質性的框架協議,其內容多是停止相互報復,要在川習會達成調降關稅的貿易協議有一定的難度。他說:『(原音)中國跟美國(談判)也是起起伏伏,互相報復又休兵、報復、休兵,目前來看,達成框架協議意思只是說原則性、方向性的,雙方只是承諾不再繼續報復而已,真正說那個關稅,這個還沒有啊,那就是雙方是鬥而沒有破,還在繼續鬥,還沒有到完全撕破臉。』

不過,劉大年也提到,關稅議題多是由雙方工作階層討論,領導人們只是做最後確認,但以川普行事的不可預測性來說,確實也不能排除川普屆時會大筆一揮宣布關稅措施調整的可能性。他認為唯一可以確認的是,此次雙方領導人相見將有助於貿易戰降溫,這對全球經貿都是好事。

資料來源:2025-10-27 央廣
編輯:宋皖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