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浪潮下,外界關注中美兩大國在AI領域的競爭會如何改變未來科技發展格局。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所所長劉孟俊昨(21)日表示,中美AI競爭並非線性競賽,而是迂迴循環,透過「中國追趕、美國圍堵、中國跨越、發散到全球」等階段循環,期間會觸發圍堵、適應之間動態平衡。這讓全球AI系統更碎片化,不是更融合。
劉孟俊指出,大陸AI競爭是演化系統「共演化框架」,有後發優勢、武器化相互依存與科技跨越式發展等三優勢。且中國大陸動用所有資源來進行追趕,同時建立開放創新平台,讓阿里、騰訊與百度等民企參與。在方法上會採取跨越式發展,減少對高階GPU依賴,進行硬體替代,採用RISC-V框架等策略,市場上則把重點放在全球南方,推出價格便宜且「夠好」的解決方案。
也因此,劉孟俊說,未來全球南方不用大幅仰賴美國解決方案,未來會看到AI生態系不在是兩極化,不是美、中兩系統,全球南方也可以有自己的系統,呈現多極化市場格局。
換言之,中美AI競爭不是零和遊戲,會讓全球南方打造主權AI。從這個角度看,美國技術圍堵無法長久施行,美國得改變外交政策,未來全球治理不再是選擇立場,而是在碎片化生態系中,建立互通安全、資料安全、及可遵循的規範。
2025/10/22 01:38:33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黃雅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