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院長連賢明:川普關稅如「好市多模式」 應善用台積電

有關對等關稅談判狀況,中經院長連賢明12日指出,美國課徵對等關稅下去後,大約要3到6個月才會開始反映出通膨,而這次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對等關稅概念更像是「好市多模式」(Costco model),凡是要入場美國市場者都要繳錢,把美國的利益最大化。

連賢明提到,川普其實也很擔憂美國本土的通膨問題,因此當時在推估的時候基本上對等關稅就不可能太高,一旦太高美國通膨也會推升,雖然目前數據上並未顯現,但預估3到6個月後廠商才會漲價,等庫存消化完才會考慮調價,所以要看美國有無通膨,不是現在而是在年底。

外界關心的疊加問題,連賢明則說,如果「不疊加」,甚至可能會讓有些國家覺得賺到了,畢竟原本世界各國在WTO的架構下就分別有各種不同稅率,更何況國與國之間還有FTA的協定等。

連賢明分析,在川普的貿易觀裡,確實在某種程度上是以策略性的談判壓力迫使相關產業和合作夥伴適應其新政策,而非單純強迫執行。台灣出超美國1,000多億美元,擠進前五名,其中又以ICT產業占比最高,想當然川普就是先以此部分為優先,但我國政府又不能只救ICT,傳產也需要,而川普也只在乎到涉及美國產業的部分
,因此我方在談判的時候才會以對等關稅及232條款一起跟美方談判。

連賢明也舉例,可以把美國想像成好市多,需要支付會員費才能享受優惠和好處,這是一種成本效益的考量,「會員越多、涵蓋範圍越廣,就能獲得越高的價值回報,振興本國市場的同時,將資源導入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標上。」

「投資、市場開放、採購及防洗產地」連賢明說,這四項是川普最重視的項目,尤其是防洗產地最終目標就是圍堵中國大陸,川普也只重視你是否能帶給美國利益,因此台灣如果真的想要談到好稅率,恐怕也是要跟川普提出要如何以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優勢跟美國AI發展合作,讓川普達成AI強國的實現。

至於有關投資美國的額度,連賢明說,日本與韓國喊出要大量投資美國,但這部分大家也都還在觀察日韓是否真的有落實,台灣的談判團隊則是採取相較保守謹慎的態度。

連賢明強調,川普的世界觀本質上是交易而非盟友關係。「對他來說,『美國第一』不是政治口號,而是商業邏輯。」因此,台灣在與川普或其團隊接觸時,必須準備好清楚的籌碼,讓對方認為這筆交易對他個人與美國都有利。

「你不能只跟他談理想或價值觀,必須用他聽得懂的語言──交換、利益、回報。」連賢明說,這種現實主義雖然冷酷,卻也是國際談判中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台灣若能靈活運用台積電(2330)的戰略價值,同時兼顧傳統產業利益,就能在這場全球供應鏈與貿易秩序的重塑中,爭取到最大空間。

資料來源:2025-08-12 16:00 經濟日報
記者:余弦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