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濟研究院1日發布3月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製造業PMI 54.2、非製造業NMI 53.8。其中,經季節調整的台灣PMI 已連續二個月擴張,繼2月指數大升5.3個百分點,3月指數續揚0.2個百分點。
中華經濟研究院長連賢明表示,3月PMI再度走升,十分明顯仍是來自避關稅的短急單拉貨效應。供給端拉貨來的推動,「PMI單個月增加0.2百分點,是往前跨了一步」,廠商看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亦續揚4.8個百分點至59.1,連續第三個月擴張。
中經院以台灣PMI組成的最領先指標分析,包括新增訂單數量56.8,為2024年7月以來最快擴張速度,生產數量為連二個月擴張,交貨時間再上升指數攀升至53.4, 為2022年7月以來最快上升速度。存貨指數繼2月中斷連續23個月的緊縮轉為擴張後,3月指數續揚1.2個百分點至53.9,為2022年9月以來最快擴張速度。
連賢明指出,川普一直喊出來的關稅加徵,廠商都在搶先鋪貨,美國進口數據可以看出增加,台灣製造業PMI已自去年11月出現領先的跡象,因此2、3月台灣PMI 連續走升,已顯示供給端正在推升景氣的力道。
至於此波景氣會持續多久?連賢明認為,「下個月就會比較明朗」,川普喊出的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對供應鏈帶來的影響,畢竟關稅調高到25%,對廠商是一項大成本。因此他強調,「這不代表景氣變好!」如近月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掉到歷年來新低,家戶消費也變謹慎。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記者:陳碧芬
2025年4月1日 週二 下午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