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監理沙盒 研發FinTech


  「第21屆兩岸金融合作研討會」21日、22日舉行,會中邀來眾多重量級人物,探討兩岸金融現況與未來合作發展,話題聚焦在兩大類,包括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以及綠色商品,並期待台灣監理沙盒通過,對台灣金融科技創新有所幫助。


  此外,大陸金融代表團團長李東榮也拋出希望兩岸金融業繼續攜手合作議題,希望在全球政治風險動盪不安之際,兩岸金融同業可以加強合作。


  「第21屆兩岸金融合作研討會」由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大陸金融代表團團長李東榮開幕致詞。兩日研討會邀請眾多金融重量級人物分享,包括土地銀行董事長凌忠嫄、財金資訊公司董事長趙揚清、華南金控董事長吳當傑、中華金融業務研究發展協會理事長劉燈城、保發中心董事長曾玉瓊以及福邦證券董事長林火燈等台灣金融業界高層。


  吳中書指出,兩岸金融業伴隨網路出現、發展快速,近年隨著金融與科技中間的圍牆剝落,金融科技(FinTech)成為焦點,金融科技對金融相關產業已經產生巨大影響。


  吳中書指出,金管會在今年9月9日提出領航計畫,持續促進金融業以及科技業搭建對話平台,後續亞洲矽谷計畫、創新經濟方案等都陸續納入監理沙盒概念,在一定範圍內提供金融業以及創新業者試點空間。吳中書指出,如監理沙盒法案可順利在近期整合,台灣將會是全球在英國、新加坡、香港後,第四個提出監理沙盒經濟體。


  李東榮則指出,目前全球經濟進入深度調整期,大陸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發展中國家、第一貿易大國等,經濟發展改革備受世界注意,會持續認識、適應、引領新常態。李東榮指出,展望後市,部分新興經濟體有好轉,但主要經濟體復甦不一,未來主要經濟體貨幣走向不確定因素震盪,尤其民粹主義等,逐步影響全球經濟復甦,政治不穩定增加。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楊筱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