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積極想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儘管美國兩位總統候選人均反對TPP,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胡勝正並不擔心,他認為美國「選前要選票,選後要鈔票」,美國應在明年春天就會通過TPP。
中經院昨(13)日舉辦「認識TPP:意義、影響與因應之道」國際研討會,胡勝正以「TPP之意義與影響」為題發表演講。
「台灣必須開拓中國以外的市場,」胡勝正表示,我國經濟十分仰賴出口,出口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高達七成,而出口市場集中中國、產業集中資通訊產業(ICT),如此一來,當中國打噴嚏,台灣也會被牽動;為了分散貿易風險,出口產品、市場都必須努力拓展,但因政治現實的關係,我國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FTA)非常少,TPP便成為台灣的機會和挑戰。
不論是舊政府還是新政府,都將進入TPP視為重要推動項目,但美國11月的總統大選將至,兩位總統候選人均公開反對TPP,讓台灣走向全球化的路上再添變數。
胡勝正分析,美國總統大選前,候選人為了爭取選票,自然會有一番說法,選舉後為了利益,立場又會再調整;TPP是按照美國的想法、標準來協商,一定是美國會滿意的結果,既然是他們自己寫的劇本,若到時還反對TPP實在沒道理。
台灣若能加入TPP,胡勝正表示,除了經濟成長率有望增加0.5個百分點,還能協助台灣出口市場更多樣;且TPP的標準非常高,加入TPP所要做的準備,也有助於台灣提升競爭力,特別是服務業的競爭力,「經驗告訴我們,加入TPP好處大於壞處」。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潘姿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