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國貿局補助計畫,我國廠商在東協與印度市場打下了1100個通路據點,其中最受廠商歡迎的就是馬來西亞,布建了起碼400個據點。學者指出,馬來西亞的消費習慣與台灣相像,流行接受度又很高,的確被許多廠商認為是「在東協試水溫的好市場」。
國貿局統計,過去三年來,國貿局補助127家廠商赴全球85個市場布建超過1700個通路據點。國貿局補助對象為有近一年出口實績的廠商,而且必須推廣台灣製產品。
翻開近年補助名單,寵物食品業者福壽實業、天明製藥、LED封裝廠億光電子、隱形眼鏡業者明基材料及永勝光學、羊奶粉品牌卡洛塔妮等都以馬來西亞為主要拓銷目標。
國貿局表示,為了鼓勵廠商拓銷新興市場,計畫審核時,若廠商選擇新興市場拓銷,審核計畫時會加2分。不過馬來西亞並非主要加分市場,越南與印尼還比較能夠加分。因此廠商布局馬來西亞,應是出於自身商業考量。
中經院東協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說,「對這結果不會意外」。因馬來西亞華人多,文化與消費習慣都與台灣很像,台灣流行什麼,很快就會轉到馬來西亞去。
徐遵慈說,台馬雙方交流密切,不僅台灣僑生中馬來西亞排第一位,馬來西亞現在也是來台觀光人數最多的東南亞國家。「很多華人或畢業生看到什麼喜歡的商品,就會找管道轉介回馬來西亞,或是與廠商談代理合作」。
徐遵慈指出,馬來西亞是東協中開發程度僅次於新加坡的國家,關稅低,甚至有些項目比台灣還低。除了製造商,飲食業者鼎泰豐、日出茶太在拓展東協市場時,第一個也會想到從馬來西亞開始,是很好試水溫的市場。
資料來源:聯合報
記者:高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