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總統蔡英文上周會見台灣半導體產業大老時,提出組成台灣隊打一場國際盃的產業政策發展方向,昨(7)日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也表達了支持立場。吳中書表示,以目前封測廠日月光併購矽品一案來看,不論是不是合意,台灣都沒有理由關起門來狹隘面對國際併購潮,但在執行併購過程需要多看看國際成功案例的方法,朝比較健康的併購成果發展。
吳中書昨日與中華採購與供應鏈管理協會執行長賴樹鑫等人出席「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發布記者會」時,因應近期最熱門半導體產業日月光、矽品的併購話題,提出台灣沒有理由不參與國際競爭,而賴樹鑫則是直言表達贊成立場,以強化台灣仍具備優勢的產業去打國際盃,不過,吳中書與賴樹鑫皆建議台灣這兩家封測廠應該要好好坐下來談,讓併購朝向成功的方向發展。
吳中書進一步表示,半導體產業面對的國際競爭,不是只有來自大陸產業鏈崛起,東協正在自組產業鏈、美國更透過更多元合作、併購方式和全球各區域經濟強化競爭力,台灣要打國際盃須更廣度來看怎麼做。就國際併購案來看,很多企業透過併購壯大實力,但也有失敗案例,所以不是每個併購案都會是1+1大於2的結果,這其中要做很多努力,包括技術、市場、社會觀感、人員、財務上的整合、調整都是進行併購案過程可能面臨的挑戰。
賴樹鑫強調,以日月光過去併購環電、摩托羅拉封測台灣中壢廠及南韓PAJU廠等案例來看,日月光確實在併購上更能展現成效。矽品則是台灣擁有人才、財務、技術的優良企業。再從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國際優勢地位來看,台灣產業的整合是有機會在未來打一場漂亮的國際盃,但過程仍待雙方用智慧溝通。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記者:楊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