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端出短期救經濟措施,中經院院長吳中書認為,政府應該更務實,就算推短期方案,也救不到今年經濟;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則直批,「完全沒有亮點」。
中經院院長吳中書昨參與「WTO20周年:回顧與展望」國際研討會時受訪表示,政策執行主要是影響明後年,新方案要推動得花數月時間,對今年經濟影響有限,且跟成本比較效益不大。
吳中書指出,如果是加速執行已推動中的計畫是很好的,但若把資源挹注在缺乏審慎評估的計畫,會增加未來人民的負擔,應該要更務實,例如趁這時加強跨部會整合、鬆綁不合時宜的法令。
「不是放到籃子裡就是菜。」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批評,政院端出的方案都是舊的,這次政院提出靠觀光拚經濟,看似有亮點,但方向錯誤,服務輸出最怕以量取勝,現在出口已是以量取勝,如果連觀光都搞成這樣,長期不只不會進步,還會拉低觀光品質。
邱俊榮表示,政府靠政策誘發產業升級推了太久,一直沒有成效,每次景氣不好,都想靠併購取得國外技術人才,但真正專利大廠不會把技術讓出,問題根本是要讓產業願意面對競爭,把產業升級當成自己的事情。
邱俊榮點出,台灣出口是上肥下縮的生產結構,只會拚命搶訂單,禁不起景氣衝擊;眼前要思考是要怎麼把下游供應鏈做完整,不是跳到硬體搭載軟體的系統性輸出,如建立紡織、電子零組件等的下游產業,否則像友達、群創面板做到全世界最好,沒有下游要買作為出海口,還是要依靠其他市場。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潘姿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