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春節營業天數少、低基期效應影響,中華經濟研究院昨天公布3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9.1%,較2月上揚11.3個百分點;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NMI)指數也連續第8個月呈現擴張,台灣經濟狀況「緩步擴張」,今年度要加薪也有機會。
中經院指出,廠商對未來六個月的景氣看法都呈現擴張;製造業方面,除基礎原物料持續看壞、指數落在40.2%外,包含電子暨光學、交通工具產業的景氣狀狀況都是維持60%以上的擴張速度。
非製造業已連續4個月,全體廠商對未來半年景氣看好,除營造暨不動產業受法規、大環境影響,維持看壞僅有31%,其他如住宿餐飲、零售、金融保險業,看好比率皆超過60%。
由於廠商對未來情勢多半看好,人力雇用也維持在擴張階段,是否代表今年「加薪有望」?中經院院長吳中書指出,影響製造業薪資重要關鍵仍是失業率,去年失業率下滑有帶動實質薪資上漲;今年失業率有機會降到3.5%,加上人力僱用狀況佳,薪資調整機會濃厚。
不過,他也說,去年下半年開始,包含油價等原物料價格走低,因此名目薪資可能較慢反應,但實質薪資有機會也可預期會成長。
吳中書指出,企業如想要走遠,若有「好康」要跟員工分享,如果不願花成本留才,企業也走不遠。
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執行長賴樹鑫認為,好的人才帶動公司成長的投資很值得,如基礎研究人才是企業發展長遠的關鍵,企業應要調整薪水。
資料來源:聯合報
記者:余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