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簽FTA 中經院:中小企業傷最大


  中華經濟研究院昨(12)日指出,各國熱衷於簽訂FTA,中小企業因對關稅反映更為敏感,受傷程度遠大於大型企業;若我國能加速進行兩岸貨貿談判,反而能翻轉情勢,可望「超車」中韓FTA,也能讓中小企業成為最大獲利者。


  中韓FTA內容即將公布,中華經濟研究院WTO研究中心副執行長李淳昨天指出,中韓FTA生效後,將帶來部分產業的關稅大幅降低,例如石化業、工具機和面板業,台、韓這些產業出口大陸市場勢均力敵,如台韓石化業各占中國大陸進口石化產品的2成,列為FTA敏感產業,一旦韓方取得關稅優勢,台灣企業立即受挫,特別是中小企業面臨的競爭最為白熱化。


  李淳認為,韓國大型企業不受關稅調整的衝擊,韓國中小企業不是韓國經濟的重點,中韓FTA是為韓國大廠創造打進大陸市場的優勢,不必顧及中小企業的生存;反之,台灣經濟以中小企業為主,且都走向海外經營,關稅優惠對經營獲利相當重要。


  中經院WTO研究中心同時進行區域經貿整合研究,為經濟部國貿局掌握國際最新情勢。李淳指出,中韓FTA相較於國際一般FTA,看起來有些吊詭,極有可能,大陸官方將據此作為「FTA實驗區」,實驗大陸產業對外開放的因應情況。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記者:陳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