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2025年10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 (2025年11月3日發布)
AI相關硬體與設備需求暢旺、電子業缺貨漲價潮,以及部分品牌廠商開出2026年需求預測,2025年10月經季節調整後之台灣製造業PMI中斷連續4個月緊縮轉為擴張,指數攀升2.0個百分點至50.3%,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則回升1.9個百分點至41.5%。
- 10月PMI組成五項指標中,新增訂單與生產指數同步中斷連續6與4個月緊縮轉為擴張,二指數分別躍升3.9與4.5個百分點至51.1%與53.2%,是本月台灣製造業PMI轉擴張的主因。
- 從產業別來看,食品暨紡織產業之新增訂單與生產皆中斷連續2個月緊縮,二指數同步躍升超過10.0個百分點呈現擴張。除食品業步入旺季外,紡織業者之新增訂單與生產多較9月改善,主因部分品牌客戶陸續開出2026年預測需求、客戶短急單補庫存,以及步入產業旺季;業者認為現階段訂單透明度仍不高且缺乏長單,將保守觀望至2026年第一季,惟部分業者轉為持平看待未來景氣,未來展望指數由2023年1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35.4%)躍升12.4個百分點至47.8%。
- AI帶動相關電力、能源、散熱等設備需求,再加上半導體CoPoS先進封裝技術以及高頻寬記憶體(HBM)推升新設備需求,未經季調之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PMI已連續2個月擴張,10月指數續揚1.0個百分點至51.8%;新增訂單與生產雙雙呈現擴張,原物料價格指數更攀升60.0%以上的上升速度。惟產業分化顯著,傳統工具機業者之人力僱用與未來展望仍相對低迷保守,並回報產業結構性調整仍持續。
- 因上游廠商策略性減產或調整產線等供給端因素,貴金屬、稀土、記憶體、CPU中央處理器與被動元件推升一波漲價潮,電子暨光學產業之原物料價格指數已連續10個月呈現上升(高於50.0%),指數續揚6.0個百分點至68.6%,為2022年6月以來最快上升速度。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雖連續7個月緊縮,但指數回升3.5個百分點至43.8%。
- 汽車關稅導致客戶觀望的情形於10月有趨緩跡象,加上車廠進入年底促銷,未經季調之交通工具產業PMI指數已連續3個月緊縮,惟指數續揚5.1個百分點至46.2%。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雖連續7個月緊縮,惟指數躍升9.9個百分點至40.5%,為2025年4月以來最慢緊縮速度。
- 整體而言,製造業之新增訂單與生產與9月低基期相比呈現好轉,但多數業者仍回報訂單透明度不高,且塑化、金屬等相關原物料產業認為終端需求仍有高度不確定性,將持續觀察至2026年第一季。截至10月,六大產業仍全數回報未來展望為緊縮,惟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續揚1.9個百分點至41.5%,為2025年4月關稅實施以來最慢緊縮速度。
以下節錄製造業重要指標趨勢:
2025年10月經季節調整後之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中斷連續4個月緊縮轉為擴張,指數攀升2.0個百分點至50.3%。
- 五項組成指標中,經季調之新增訂單與生產轉為擴張,人力僱用持續緊縮,供應商交貨時間上升(高於50.0%),存貨持續緊縮。
- 2025年10月六大產業中,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51.8%)PMI已連續第2個月擴張。其餘五大產業PMI呈現緊縮,各產業依緊縮速度排序為基礎原物料產業(43.0%)、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45.6%)、交通工具產業(46.2%)、食品暨紡織產業(47.4%)與電子暨光學產業(49.7%)。
- 六大產業全數回報未來六個月展望呈現緊縮,各產業依緊縮速度排序為基礎原物料產業(33.7%)、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39.0%)、交通工具產業(40.5%)、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43.6%)、電子暨光學產業(43.8%)與食品暨紡織產業(4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