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半導體製造具壓倒性優勢 日本學界邀台廠與之共同進化

  由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委託台日科技交流委員會、中華經濟研究院共同合辦的「2024台日科技高峰論壇」19日登場。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副代表服部崇表示,台灣在半導體製造有壓倒性的優勢,日本則是在材料和設備領先,台、日兩國合作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東京大學特聘教授、熊本縣立大學理事長黑田忠廣提出「半導體超進化論」。黑田忠廣認為,未來半導體的設計和製造將由AI負責,人類主要負責其應用場景。

  黑田忠廣表示,半導體現階段最重要的就是改善能源效率。為了提高晶片的開發效率,AI驅動的自動設計和製造即將開始。面對生成式AI時代的挑戰,人類需要培育能看懂並運用10的負18次方的物理世界,到10的18次方的資訊世界的人才。既然台灣的強項與日本的強項具互補作用,未來台灣和日本可共生、共同進化,共創繁榮的半導體生態系統。

日本內閣府AI戰略會議主席松尾豐目前正參與日本內閣府的AI戰略。莊衍松攝
日本內閣府AI戰略會議主席松尾豐目前正參與日本內閣府的AI戰略。莊衍松攝

  日本深度學習協會理事長、軟銀(Soft Bank)集團社外取締役、新資本主義實現會議專家成員、日本內閣府AI戰略會議主席松尾豐目前正參與日本內閣府的AI戰略的討論。松尾豐說,日本政府的新資本主義實現會議屢屢提到技能再培訓的重要性,有必要透過建置數位科技和AI的學習途徑,讓每個人都能清楚地知道在生成式AI浪潮下,自己應該學習什麼技能。

  松尾豐說,美國的科技巨頭如微軟(Microsoft)、Google、Meta、亞馬遜(Amazon)、Open AI等正快速研發各種生成式AI產品,相形之下,日本對生成式AI的發展較為緩慢,但已有改善。因為2023年5月日本成立戰略委員會,討論三大議題:一是對應AI風險政府應如何定法律;二是政府和企業都必須學會運用AI;三是日本一定要有自主開發生成式AI的能力。

  松尾豐表示,電力、金融、醫療、半導體都可以運用生成式AI。只不過因為生成式AI的耗電很大,日本目前正透過儲存進度的方式讓生成式AI可分段運作與訓練,也就是說在需求端,生成式AI可避開用電尖峰,等電力有餘裕時再運作,降低對電力負載的壓力。

  台灣出席這場活動的還包括台灣人工智慧卓越中心(AICoE)策略委員會總召集人蔡志宏;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晶創台灣推動辦公室副執行長廖弘源;晶創台灣推動辦公室代理執行長闕志達;台灣人工智慧晶片聯盟會長盧超群;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名譽教授陳添枝;工業技術研究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副所長蔣村杰等人。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副代表服部崇(右5)、台灣人工智慧卓越中心(AICoE)策略委員會總召集人蔡志宏(左3)、晶創台灣推動辦公室副執行長廖弘源(左4)、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名譽教授陳添枝(右4)19日共同參與「2024台日科技高峰論壇」。莊衍松攝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副代表服部崇(右5)、台灣人工智慧卓越中心(AICoE)策略委員會總召集人蔡志宏(左3)、晶創台灣推動辦公室副執行長廖弘源(左4)、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名譽教授陳添枝(右4)19日共同參與「2024台日科技高峰論壇」。莊衍松攝

資料來源:DIGITIMES/2024/09/20 02:49
記 者:莊衍松
原文網址:
https://www.digitimes.com.tw/TECH/DT/N/SHWNWS.ASP?CNLID=1&ID=0000702904_1SDL1YVYL3Q5LZ5PEIH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