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4)日,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生物產協)舉行第十八屆第二次會員大會,由資誠聯合會計師
事務所(PwC Taiwan)協辦,在經過下午以「實現健康台灣願景前瞻全球生醫市場」為題的精采論壇
後,匯聚超過350名臺灣生物科技產業各界的專業人士,在晚宴中充分交流互動;同時,也特別邀
請到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致詞,衛福部食藥署姜至剛署長分享法規監管如何幫助業者加速落地、
進軍國際市場,中華經濟研究院王健全副院長解析在關稅與匯率衝擊下,台灣產業的機會與挑戰。
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特地蒞臨現場。他指出,從健康台灣願景可看出政府對生技產業未來發展深
具信心,並強調一定要大力推動,臺灣不僅在醫療相關領域很強,AI、半導體產業更是強勁的助
力,像是在「國家希望工程」中亦強調生技醫療發展,而法規上,再生醫療法的子法六法即將完
成,加上人體生物資料庫趨完備,由政府當領頭羊,生技產業未來前景看好。
陳時中強調,未來衛福部會持續精進審查速度、與國際接軌。此外,「國家感染性疾病資源庫
(NIDB)」明年完工,可系統性收集標本、提供保存技術服務、前端動物實驗,加上人體生物資料
庫、健康保險資料庫成為促進生物科技產業進步的三隻箭,加速生物科技產業佈局國際,創造另一
個護國神山。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劉理成致詞表示,此次第18屆第二次會員大會,以「實現健康台灣願景前
瞻全球生醫市場」為主題,看起來宏大,但其實離大家不遠。 「健康台灣」的政策願景不只是要
讓國人活得長,也要活得好,臺灣生物技人就像細胞株,穩定、堅韌、兼具高度再生力,台灣產協
扮演培養基,促進產業成長茁壯。
劉理成指出,過去一年,台灣的新藥開發、CDMO、AI、精準醫療領域均有重大突破,台灣產業不
只是參與全球市場,更開始主導國際合作,創造出新價值。臺灣生物科技產業在全球經濟變遷下沒
有被打倒,反而更有韌性,這次的會員大會不只是例行大會,更是台灣生物科技產業的縮影,期許
在交流互動下創造新火花。
食藥署建立法規監管輔導、多元認證機制與生物科技醫療產業一起打國際盃
食藥署署長姜至剛以「健康台灣願景下的生醫產品發展與監管新趨勢」為題演講,表示食藥署將會
從法規監管者的角度,在把關安全性、有效性、品質一致性的同時,透過專項輔導與多元認證機制
加速產業落地,一起將臺灣的生技醫療產品服務推向國際市場。
姜至剛表示,健康台灣願景中的一大目標,是讓「台灣生物科技產業貢獻全世界」(Healthy
Taiwan for All 4.0),對此政府積極促進智慧醫療結合健康照護、推動生醫產業,近年來也推出再生
醫療法、再生醫療製劑條例、人類健康保險資料管理條例、人類生物資料庫管理等新法,為生技法
等新法,為生技法。
演講中,薑至剛分享食藥署在智慧藥品全生命週期管理、藥品項目諮詢輔導、再生醫療製劑條例與
子法規預告、再生醫療產業之製造與無菌管理認證法規、加速醫材取證進入國際市場、優化醫材審
查管理與輔導機制、推動智慧醫材轉型接軌國際、LDTs檢測實驗室多元認證、強化國際法規與法
規管理與法規的進展。
面對川普詭譎政策台灣須以主動版面迎戰新一波投資潮
中華經濟研究院王健全副院長分享關稅匯率衝擊下的台灣經貿機會與挑戰。他指出,川普的關稅政
策「比景氣更詭譎多變」,他以「一言堂、雙子座、三個臭皮匠」三句話形容特朗普的政治性格,
並認為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實際上是以貿易為籌碼,藉由提高關稅來解決美國債務問題並迫使他
國讓步,因此各國與特朗普打交道,而不能談實際民主制度,而要談實際。
他也預測,台灣在歷經第一波1990年代西進中國、第二波2018年的新南向投資高峰後,將迎來第
三波投資熱潮,而台灣若能把半導體、製藥、食品等完整產業鏈移植到美國,如同在美國建立「科
學園區延伸版」,不僅能掌握市場先機,也可鞏固台灣在全球科技與科技地位中的戰略地位」。
他最後強調,面對「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的川普談判風格,台灣須採取主動策略、提前卡位美國
市場,才能在全球經貿重組中「敗中求勝」。
資料來源:2025-10 環球生技
記者:李林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