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新聞》今天報導,日本鳥取縣政府和日本失智症研究權威鳥取大學醫學部浦上克哉教授等開發的「鳥取模式認知症預防方案」,將在台灣推廣。此方案已經實驗,獲得有效改善認知功能與提升身體機能的科學證據。
國內長照產業團體「台灣高齡產業創新發展協會」和智庫「中華經濟研究院」,與日方於本月4日簽署合作備忘錄。鳥取縣政府同意該方案可作為台灣的教材使用,並共同推動普及。
報導指出,台灣人口高齡化率已逼近20%,在約450萬名65歲以上高齡人口中,推估約有8%、37 萬人患失智症。對策刻不容緩,此方案計劃將率先在6大都市的日間照顧中心推廣。備忘錄的簽署是該方案邁向海外發展的第一步。
該方案為鳥取大、鳥取縣伯耆町及鳥取縣政府的共同計畫,於2018年度開發完成。內容為2小時的3項活動,可融入日常生活養成習慣。包括:50分鐘運動,從事有氧運動與肌力訓練。20分鐘觀看失智症專業知識的影片或休息。接著50分鐘從事填字遊戲等刺激認知功能的活動。
鳥取縣政府表示,該方案在伯耆町針對約130名高齡者進行,每週1次、為期約半年實驗,獲得認知功能改善與身體機能提升的科學證據。
負責此方案開發的核心成員浦上克哉教授指出:「此方案能在延緩失智症發病和進展,並預防惡化等,不同情境下發揮作用。」目前已在鳥取縣18個市町村實施,並推廣至日本各地,與台灣的合作是首度跨海推廣。
台灣高齡產業創新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峻暉表示:「失智症的預防與照護是全球共通課題。台灣高齡化進程也很迅速,鳥取縣累積的先進實踐,對我們而言是重要的學習。」他表示將與中華經濟研究院合作,將方案推廣至全台。
資料來源:中時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