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濟研究院昨天發布二月的製造業/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NMI),因廠商擔心關稅戰提前拉貨,帶動PMI轉呈擴張;至於NMI則因住宿餐飲業與零售業春節旺季表現不如預期,出現二○二二年七月以來首次緊縮。
中經院指出,二月PMI從四十八點七回升五點三點到五十四,由緊縮轉為擴張,主要來自新增訂單及生產活動大幅上升。此外,製造業季調後的新增訂單與生產指數分別回升四點七與十四點九,轉為擴張,其中生產指數回升至五十九點九,為二○二四年六月以來最快擴張速度。從產業別來看,電子光學產業的訂單與生產持續好轉推動台灣製造業PMI攀升的主要動力來源。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表示,近來中國大陸提出許多政策,預期這些政策效果會慢慢顯現出來,從二月台灣PMI各項指標數據觀察,已可以發現部分傳統產業如工具機,沒有繼續惡化且出現改善情形。
不過,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簡錦漢指出,二月PMI有滿大幅度的反彈,但應以較小心、較保留的態度來解讀,這多半是廠商為因應美國將提高關稅的拉貨潮,廠商積極補足庫存,希望能撐過去。
中經院副院長陳信宏則說,若去年景氣定調為「不均衡復甦」,今年受到川普新政影響,可能將呈現「不穩定波動」,對於二月PMI強彈回升,他認為應該再拉長幾個月觀察,可以等川普關稅戰實施至少一季後,才會較為明朗。
中經院副研究員陳馨蕙則表示,二月存貨指數大增六點二點,跳升至五十二點七,創廿七個月以來首次出現擴張,而存貨上來這麼多,代表廠商接到的不只是短急單,而是看到穩定需求,接下來只要終端需求跟著回溫,就是景氣正循環的開始。
相對於PMI呈現擴張,二月未季調的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NMI)則續跌五點八點至四十九點二,創二○二二年七月以來首次呈現緊縮。連賢明說,NMI指數大跌,反映春節期間旅宿及餐飲業表現都比預期不好,因為國人出國不在國內消費,以致國內外消費逆差快六千億元,餐飲住宿業旺季沒有原先預期的好,「台灣內需不是不消費,而是未在國內消費,這才是比較大的問題」。
此外,台灣經濟研究院昨發布一月製造業景氣燈號,由於一月受春節因素影響,工作天數減少,加上川普多項關稅措施引發通膨疑慮,製造業廠商對一月景氣看壞比重增加,因此一月整體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由去年十二月的十三點六八分,減少三點一一分至十點五七分,燈號由代表景氣持平的綠燈轉為低迷的黃藍燈。
資料來源:2025-03-06 00:59 聯合報
記者:陳素玲、葉卉軒/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