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有去買美債嗎?近一年來投資人都在期待美國聯準會(Fed)啟動降息循環後,利率能夠降很多,但Fed自2024年9月來僅累計降息1個百分點,這對接下來的資本市場會產生哪些影響?債券、貨幣、股市等投資環境又將出現什麼變化?2025年的投資趨勢又是如何?國內四大財經智庫深入解析。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震盪偏升走勢
2025年的資本市場變數滿多,我覺得比較像「政策盤」,關於整個國際政策,大家都在關注美國這邊會有什麼變化,但我個人認為,大概要等到明年第1季,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比較底定後,究竟會有哪些產業受到影響?影響程度如何?才會比較明朗清楚。
我個人判斷,明年大概會是一個「震盪然後平高」的狀態。為什麼震盪呢?當然就是因為整個國際局勢及美國總統川普的新政策,然而當前最大困難,並不是政策會影響什麼,而是「我們根本不知道川普會推出什麼政策」,但也不是只有我們不知道,好像大家都要看他的Twitter(推特),大家才知道接下該要如何因應,要做什麼?
如此一來,「政策時間」會被壓縮的很短,也因此這些政策可能造成的震盪會滿大。
不過,台灣比較幸運的是,台灣關鍵產業有搭上這波AI熱潮,雖然今年基期已墊高,明年成長幅度將趨緩,但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以及與AI相關的產業,仍有成長的願景。因此,我覺得明年的資本市場大概就是震盪稍微走高的格局,大家可能心臟要比較好一點,一有什麼狀況要能很即時反應。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代理所長許育進:偏正向,審慎選股當然重要
過去兩年台股的報酬率約有2~3成,我覺得2025年的台股,仍會是以人工智慧和半導體為主軸,尤其是NVIDIA(輝達)已成為AI晶片的龍頭,輝達的供應鏈很多都是台灣廠商,加上台灣晶圓代工龍頭的製程,將持續超越Intel(英特爾)和SAMSUNG(三星),顯見「AI的需求是真實存在且規模也會進一步擴大」,因此預期相關類股也會有成長空間。
至於傳產類股,目前大陸為了提振士氣,預期將全力強化對外出口,如此一來,當然影響最大的就是台灣的傳統產業。所以,「我個人認為傳產類股投資機會可能不大」。
不過,整體來講,我對2025年台股的看法還是偏正向,審慎選股當然是很重要的因素。若是投資小白,我則是建議我的好朋友政大財管系教授周冠男的說法,「如果你是沒有足夠市場訊息的投資人,購買分散效果較佳的被動市值型ETF且長期持有是最佳策略」,而ETF也是近幾年成長最快的投資項目。且我認為,明年台股仍是偏升走勢。
台灣綜合研究院院長吳再益:2025年台灣經濟穩中求勝、居安思危
大環境來看,2025年台灣經濟成長「應可有不錯的表現」,新台幣也會是強勢貨幣,我們只需要居安思危而已。至於台股表現,將會與全球經濟、全球股市、全球貨幣連動在一起,我個人認為明年台灣經濟可望「穩中求勝」。
不過,必須要注意的是,國內傳產面對大陸大量補貼的惡性競爭,傳產未來該怎麼走?需密切關注。確實,過去台商在大陸,如果先前沒有跑的話,這下就麻煩了。但,投資人關注的「台塑四寶」,其實它早在2023年底面臨大陸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制裁時便已提前因應了。
但,台塑四寶是個大象,而且它是非常集中且非常相似的產業。不過,就我的觀察,它已經開始走向特用化學品、走向半導體、走向其他產業,以支持它的轉型和改變,它早有考量到時空環境已變化,並提早未雨綢繆。
至於美元走勢,我認為美國不可能任由每個國家都是貶值,只有美元是升值的。只不過,美國去年經濟表現非常好,今年表現也不差,雖然預測2025年會緩一點,但達到2.6%是可以的。「在經濟強勢過程中,美元能夠回貶空間非常有限」。
同樣的,台幣也不太可能再貶值,「你要創口出口嗎」?台灣出口已經很旺,台幣沒有這方面的貶值空間,以整個亞洲貨幣來看,台幣確實是未來的強勢貨幣。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2025年可布局債券市場
一年多前不少人問我可不可以布局債券市場,我那時候的回答是不要急,而今年債券市場的表現確實不好,但我覺得「明年可以考慮布局了」。至於美元預期明年會持續強勢,日圓可能偏弱,台幣則會跟著美元趨勢走,再加上目前各機構多預測明年台灣經濟成長,相對其他亞洲國家都來得好,因此台幣就算貶,貶也不會貶到哪裡去。整體來說,明年台灣資本市場在股市上是可以有所期待的。
不過,明年必須密切關注美國聯準會(Fed)的降息進程,如果明年真的只有降息1碼,這叫降息循環嗎?倘若美國通膨再起,將有可能是最短的降息循環。
AI依舊是明年整年的主軸。AI(人工智慧)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在台股部分,「我覺得還是看漲」,AI依舊是明年整年的主軸,但是AI表現可能有泡沫,因為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付錢,但是豬現在不願意付錢。也就是說,AI的B2B2C,C不願意付錢,因為通膨、物價依舊高,這也是為什麼iPhone 16賣得不好,為什麼大家不願意花錢,就連ChatGPT訂閱人數也愈來愈少,最近ChatGPT還推出PLUS版本,一個月要200元美金,但到底有沒有那個商業模式?我覺得還是要看、要等,待應用愈來愈多時,AI晶片、AI伺服器價格才會轉跌,此外也要等通膨趨緩,消費者的B2C模式才會出來。「就AI來說,短期會有一點泡沫,但是中長線還是看好」。
傳產今年真的比較辛苦,看台塑集團就知道,除了大陸產能過剩的因素外,通膨也會導致需求減少,不過或許可能有點奇蹟,就看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明年1月20日上任後,能否讓俄烏戰爭停止,倘若戰爭能夠結束,將會迎來很大的重建商機,傳產便有機會復甦,包括石化、鋼鐵、水泥等產業都將受惠。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2024/12/25 20:42:00
記 者:葉卉軒
原文網址: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7/844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