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消費回升、電子產品去庫存結束 兩岸貿易緩慢回溫

大陸海關總署7日發布7月進出口數據,在兩岸貿易方面,7月進出口總額為26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約16.5%。其中,大陸自台灣進口193億美元,年增14.4%,而大陸對台灣出口69億美元,年增23.1%。

中經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表示,兩岸貿易是受到全球消費回升、電子產品的去庫存周期結束影響,所以今年還是會緩慢回溫,而不是大規模攀升。

展望兩岸經貿後勢,王國臣指出,明年兩岸貿易數據恐怕又會往下掉,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經濟衰退,美國的消費市場應該也會下冷卻,所以明年兩岸的貿易就會往下走。

王國臣提到,包括華爾街在今年年初預測,美國聯準會應該最慢不會拖過6月就應該要降息了,但一直拖到9月才可能會降息,所以美國的經濟衰退已經是看得到的,因為貨幣政策已經太慢了。

王國臣認為,美國現在最麻煩是用貨幣政策來壓通貨膨脹,而現在通貨膨脹並不是貨幣推動,是成本所推動的,美國既然不要到大陸生產產品,但到其他地方生產就是成本拉高,價格就會提升。

王國臣指出,因為價格提升美國政府就用貨幣政策壓制,對於一般民眾來講是很辛苦的,「美國物價上升,然後房貸利率又增加,對美國民眾來說是雙重打擊,也牽連到全球經濟。」

王國臣點出,除了最大影響因素是美國外,還有大陸並沒有產能過剩的問題,要不然7月的出口怎是近三個月表現最差,這也呼應到大陸7月製造業PMI持續在衰退區間。

王國臣表示,在大陸的台商,基本上是以內需市場為主,仍然會慘澹的經營。對於台灣的廠商來講,反而是要擔心美國的部分,尤其如果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台灣是否正如川普先前所說的要交保護費,所以在明年以後台灣出口到美國,應該會有一些小波瀾。

資料來源:聯合報/2024/08/07 17:26:40
記  者:林宸誼
原文網址: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3/8146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