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資訊應用服務經濟價值分析-水資源/防災/農業面向 

編號: PR1766

作者: 吳中書

價格: 非賣品

出版日期: 2016.12


摘要:

研究目的 根據過去三年在農業層面上的研究成果與合作基礎,本研究在今年度的委辦案工作中,進行氣象資訊應用服務在農漁業應用效益與經濟價值評估之階段性總結與延續工作設計,同時在水資源、防災以及畜牧業層面從氣象資訊應用服務經濟價值分析的角度進行研究。期能藉由經濟價值的展現,進一步推動氣象資訊服務,建立氣象資訊應用的實務範例,量化氣象資訊服務的貢獻,為氣象局往後服務提供重要的參考數據。 

研究成果 

一、氣象資訊在水資源領域應用服務之經濟價值分析: 

氣象資訊在水資源領域的經濟價值評估是以北部石門水庫、南部曾文、南化、烏山頭水庫為對象,評估在有無充分運用氣象資訊的兩個情境下,水庫放水量差異導致民生及公共用水的價值差異。在此強調,此評估模型隱含氣象預報資訊完全正確,資訊價值的產生完全在於水庫決策者是否會使用氣象資訊,進而影響水庫供水量。基於此,氣象資訊要能在水庫操作發揮最大的價值,氣象提供者與水庫管理者要有充分的溝通,氣象提供者要能清楚的瞭解水庫管理者的需求,水庫管理者要能夠理解氣象資訊的內容與功能,並回饋給氣象提供者知曉。 

本研究的評估結果顯示,石門水庫的在三種缺水指標下(SI=1、 SI=0.5、SI=0.2)之氣象資訊的經濟效益,平水時期(水價為 11.1 元 /噸)分別為 1.32 億元、1.33 億元與 1.34 億元;乾旱時期(水價為 28 元/噸)分別為 3.32 億元、3.36 億元與 3.38 億元。不論是平水時期或缺水時期,若希望缺水率越平均(即 SI 越低),氣象資訊的價值會越高。 

曾文、南化與烏山頭水庫氣象資訊的經濟效益,在三種缺水指標(SI=1、SI=0.5、SI=0.2)下,平常時期(水價為 10.97 元/噸)之經濟效益分別為 1.82 億元、1.89 億元與 1.95 億元;乾旱時期(水價為 28 元/噸)經濟效益分別為 4.66 億元、4.82 億元與 4.98 億元。同樣地,評估結果顯示當要求缺水程度相對穩定時(即 SI 越低),氣象資訊的價值會越高。 

此外,本研究在舉辦專家諮詢會時,專家們也指出氣象資訊對預防水庫潰壩、降低水庫缺水引起的民眾痛苦、農業休耕與降低工業生產中斷有極高的價值。同時,氣象局如能提供更準確的氣象資訊給水利單位,以協助經濟部門在可預期的供水情況下,規劃更為適切與永續的產業發展政策,將可創造就業與產值成長的空間。 

二、氣象資訊在防災領域應用服務之經濟價值分析: 

本研究參考英國 Met Office 的作法,依「災防成本之避免程度」來模擬評估總體層次與個案層次的氣象資訊效益。本研究首先從總體層次來進行氣象資訊價值的評估,在氣象局資訊貢獻比例為文獻值(25%)之設定下,在減災成效係數為 5%時(下界),氣象資訊價值平均約為 7,600 萬元/年;減災成效係數為 21%時(上界),氣象資訊價值平均約為 7 億 6,000 萬元/年;在氣象局資訊貢獻比例為氣象局災防預算占比(11%)之設定下,在減災成效係數為 5%時(下界),氣象資訊價值平均約為 3,000 萬元/年;減災成效係數為 21%時(上界),氣象資訊價值平均約為 3 億 4,000 萬元/年。另外,在因疏散撤離而帶來的死亡風險趨避效益上,從 2011 到 2015 年,每年因疏散撤離所帶來的死亡趨避風險效益中,來自於氣象局資訊貢獻的價值,下界平均值為 1,002,588 元,亦約 100 萬元/年;上界平均約為 2,278,609 元,亦即約 228 萬元/年。 

本研究與 NCDR 合作選擇以 2009 年莫拉克颱風對台南地區造成的災損為例,評估個案層次的氣象資訊價值。以氣象局貢獻比例依文獻值(25%)所得的氣象資訊價值評估結果顯示,在減災成效係數為 5%時(下界),因災防淨效益是負值,亦表示氣象資訊價值無法彰顯;但當減災成效係數為 21%時(上界),依災損下限時,該個案的氣象資訊價值約為 1,650 萬元;而依災損上限計算時,該個案的氣象資訊價值約為 1 億 7,600 萬元。在此一個案中的死亡風險趨避效益上,氣象局提供的資訊所帶來的效益貢獻,據推估界於 1,178,820 元 (118 萬元)~2,679,137 元(270 萬元)之間。 

三、氣象資訊在畜牧業應用服務之經濟價值分析: 

本研究使用假設市場評估法進行氣象資訊在畜牧業應用服務的經濟價值評估,總共完成 125 份畜牧業者的親訪問卷。本研究發現畜牧業者獲得氣象資訊的管道主要仍以收看「電視」的氣象預報為主,較年輕的受訪者也會自行透過「網際網路」查詢氣象資訊。然而,對畜牧業者而言,「他人轉述」也是獲得氣象資訊的重要管道之一。畜牧業者大多需要在「一天前」獲得氣象資訊,其次為「一週前」,而「颱風」、「降雨」、「氣溫」等氣象資訊普遍受到畜牧業者的關注。此外,有 74%的受訪者認為氣象預報可增加正面影響,83%的受訪者認為可減 負面影響,亦即大部分的受訪者認為氣象資訊在畜牧生產管理決策上有正向的幫助。酪農使用「網際網路」或「手機 APP」的比例皆高於雞農與豬農,且酪農對於氣象預報的準確度評分及氣象資訊願付價值皆高於其他畜牧業者,此結果可與「準確度與願付價值呈現正向關係」相互呼應。然而,關於氣象預報不準確的原因,酪農受訪者則有明顯較高的比例認為「氣象資訊不可能百分之百準確」。在 WTP 出價函數的估計結果顯示,顯著影響畜牧業者 WTP 的要素包含三個變數,分別是主觀準確度評分、工作年數與起始出價金額。本研究依據估計結果進行起始點偏誤修正,得出初步推估價值為:受訪之畜牧業者每月願付價格平均值:488.63 元(95%信頼區間:457.72 元 ~519.54 元)。進一步配合全國畜牧業者總戶數,本研究推估我國每年畜牧業之氣象資訊應用總和經濟價值約為 0.97 億~1.10 億(在 95% 信賴區間)。

四、氣象資訊應用服務在農漁業應用效益與經濟價值評估之階段性總 結與延續工作設計: 

養殖業者獲得氣象資訊的前三大來源為:「電視」、「過去經驗判斷」、「他人轉述」。此外,約有四成的受訪者會以「農民 」的資訊(例如:農 日期、二十四節氣),作為魚塭生產管理的參考依據。受訪者大多需要「一週前」獲得氣象資訊,其次為「三天前」,再者為「一天前」,關注的氣象資訊主要為「颱風」、「降雨」、「氣溫」。根據本研究之 WTP 出價函數估計結果,顯著影響養殖業者 WTP 的要素包含三個變數,分別是起始出價金額、主觀氣象資訊對捕撈行動影響程度評分、年齡。本研究依照受訪問卷資料初步得出養殖業者每月平均願付價格為 667.68 元(95%信頼區間:632.90 元 ~702.46 元),據此本研究推估我國養殖業每年之氣象資訊應用總和經濟價值約為 2.40~2.66 億元。從事沿近海漁業的漁民獲得氣象資訊的前三大來源為:「電視」、「他人轉述」、「漁業通訊電台」,且大多需要在「一天前」獲得氣象資訊,其次為「三天前」,再者為「一週前」,且噸級越大的漁船使用者,越需要提早獲得氣象資訊。海上作業的漁民最關心的項目不外乎是與「風」及「浪」有關的訊息,「颱風」普遍是各噸位級漁船所關心的資訊。相較於農牧業者或養殖業者,在沿近海作業的漁民較 提及降雨機率不準確,大多直指預報高估風力或陣風的級數,使其因沒有出海作業而蒙受損失。根據本研究 WTP 出價函數估計結果發現,顯著影響養殖業者 WTP 的要素包含 7 個變數,分別是起始出價金額、主觀氣象資訊對捕撈行動影響程度評分、是否認為氣象資訊對捕撈活動有影響、perception 取對數值、性別、受教育年數、工作年數)。依照受訪問卷資料初步得出沿近海漁民每月願付價格平均值為 914.08 元(95%信頼區間:864.62 元~963.54 元),據此推估我國沿近海漁業每年之氣象資訊應用總和經濟價值為 5.16~5.76 億元。 

此外,本研究團隊今年今年三月底在二林鎮農會的紅龍果產銷班與 米產銷班舉辦操作生活氣象 APP 的講習會,並在二林鎮鎮立圖書館電腦教室舉辦農業與氣象資訊應用講習會。本研究嘗試在評估過去兩年多在二林農會示範進行的農業氣象應用推廣活動可能帶來的潛在經濟效益,並比較了 103 年與 105 年問卷的受訪者有無參加期間舉辦的農業氣象應用推廣活動,並是否造成個人對於氣象資訊服務主觀準確度的變化,並據以推估農業氣象推廣活動的經濟價值。本研究將 米班與紅龍果班班內各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分組進行主觀準確度平均評分變化的探討,根據統計檢驗結果推測 米班班員受到農業氣象應用推廣活動的影響較大,而紅龍果班班員則受影響的程度較小。另外,本研究初步結果發現舉辦座談會活動的潛在效益最高,其次為小組討論,第三為 app 講習,而農民 宣傳品的效益最 。以吳中書等人(2014)所估計的 WTP 出價函數推算,參加座談會可使農民提高個人的主觀準確度評分,平均主觀準確度評分可能因而增加 13 分,在假設出價函數以及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每人每年可能的氣象資訊願付價格將增加 488.9 元(占原始 2014 年平均 WTP 出價的 113%),效益較低的農民 宣傳也增加 2.4 分的平均主觀準確度評分,每人每年可能的氣象資訊願付價格將增加 90.2 元(占原 WTP 出價的 20.8%)。由二林農會示範區的初步研究結果也顯示,改善氣象服務最有效的方式為直接與農民進行面對面的宣導活動(如:舉辦座談會或小組座談)。宣導生活氣象 APP 的使用效果不如座談會與小組討論活動的主要原因可能來自農民上網與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的普及程度不高。氣象局未來在政策規劃上如果將本次示範區研究當作參考基礎,應該優先選擇服務對於氣象預報資訊需求高的農民族群,而非農作物產值較大的族群。 

本研究建議未來中央氣象局在針對氣象資訊應用服務示範平台規劃與後續經營策略上,應首先建構一個以社會成本效益為基礎的跨領域決策支援系統,由中央氣象局發起結合農漁業部門各單位,共同建立未來我國在農漁業跨單位合作的國家層級氣象資訊服務架構,並加強在農漁業氣象資訊推廣與創新應用上的實際成效。在「建立農漁業氣象創新服務之社會經濟效益評估系統」的部分,應以全國農漁民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行個體基礎資料的統計抽樣與實際的田野調查研究工作,並預計在全國北中南東四區各找尋至 一個示範合作區進行農漁業使用者對於氣象應用服務的社會經濟效益評估與行為研究,除此之外,本研究也研擬了在 GFCS 的行動方案架構下,在農漁業應用層面上應該建構一套符合我國實際需求的國家層級跨域合作架構與氣象創新服務的推廣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