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薪資對我國勞動市場的影響與政府因應策略委託研究 

編號: PR1719

作者: 賴偉文

價格: 非賣品

出版日期: 2015.12


摘要:

長期以來雖然臺灣的經濟呈現持續成長的趨勢,惟勞工的薪資水準卻幾乎未能相對提升,即使勞工的名目薪資有所增加,但其成長的幅度卻被物價上漲所抵銷,實際薪資並未提升,甚至呈現實質薪資負成長的窘境。 

造成我國勞工低薪的原因錯綜複雜,而勞工長期低薪的現象更可能造成個人與社會相當深遠的影響,本研究首先針對我國薪資成長趨緩的現象以及原因進行探討及釐清,分別從行、職業別與年齡別檢視,以瞭解勞工低薪狀況是否因不同產業別、職類別而有所差異。其次,彙整過去造成我國薪資停滯的因素,著重於分析我國的外籍勞工政策以及勞動市場的勞資關係對薪資的影響。另外,亦針對勞工低薪對勞動市場的影響,進一步研析勞工長期低薪所可能造成之問題,並就所得之結果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 

在造成我國勞工低薪的原因方面,本研究彙整並歸納造成我國勞工低薪的主要原因分述如下: 

1.過度資本深化 因為產業分配於固定資本消耗的增加,分配於受僱員工的報酬比例將下滑。過度資本化抑制了勞動份額的增加,致使勞工在所得分配面處於弱勢進而影響了國內勞工的薪資。 

2.人力資源管理二元化 在人力資源管理上,企業傾向以臨時或派遣人力取代非核心員工。因為非核心員工的薪資相對較低,且非核心員工的占比呈現增加的趨勢,造成國內低階勞工低薪的現象,甚至導致就業市場中高低階人員薪資差距有逐漸擴大的態勢。

3.產業結構改變 我國產業結構調整之後,人才並未流向高薪產業,受僱員工人數的增加主要集中於相對低薪資行業,薪資較高或薪資成長較多的行業,其受僱員工人數增加不多,進而影響整體薪資水準。 

4.全球化的影響 近年來臺灣受到進出口結構改變,再加上產業外移益趨擴大的影響,全球化對國內勞動市場所造成的負面衝擊開始出現,而隨著臺商在海外投資的大幅增加,也造成國內薪資成長與經濟成長之間的差距日趨擴大。 

5.研發與教育訓練投入 教育訓練及研發的投入雖可提升高階勞工生產力,有利於薪資成長,但實證上對低階勞工卻無明顯的助益,倘若企業提高研發與教育訓練支出,可能會因此排擠對基層員工的薪資支出,進而抑制了低階勞工的薪資成長,亦可能進一步造成高、階勞工薪資差異的擴大。

6.大學教育普及 大學教育的高度擴張,在勞動需求不變下,高學歷勞動供給的增加將造成其薪資水準的下降。甚至一旦大學教育的擴張,所培育出來具有高教育程度的勞工,其職能不符合產業需求,將更進一步惡化高教育程度之就業者的薪資水準。 

7.外籍勞工僱用 企業對外籍勞工的僱用,對於不同類型的勞工有不同的影響。外勞使用密集度愈大的行業,因為引進外勞造成生產力提高的規模效果,對技術性勞工具有提升薪資的效果;但對於非技術性勞工,則因為引進外勞對本國基層職類別的工作機會存在替代效果,導致非技術性勞工的薪資水準降低。 

8.勞資關係弱化 在勞資關係方面,實證結果發現工會對薪資水準具有其影響力。而企業工會的效力不彰,連帶影響臺灣薪資水準的低迷,造成民眾加入工會意願不高,反映在企業及產業勞工工會組織率的下降。 

除了造成我國勞工低薪的主要因素之外,本研究亦針對長期低薪對我國勞動市場後端的影響進行探討,歸納可能造成的影響包括: 

1.人才外流 長期低迷的薪資水準,因薪資不具備競爭力,導致人才外移的現象,對廠商而言,相對不易從勞動市場中聘用合適的人才。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勞工的薪資條件在國際上較不具備競爭力。 

造成在新興國家中,臺灣是人才外流最為嚴重的國家。 

2.產業競爭力下降 勞動市場長期的低薪現象,若來自廠商追求降低勞動成本,忽略產業創新所帶來的附加價值,將導致產業競爭力的下降。我國產業在服務業的研發投入能量相對不足,且中小企業對職業訓練的投入亦相對較少,對於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經濟體系,若對職業訓練的投入程度不足,難以提升人力素質及技能,將影響我國產業的競爭力。 

3.勞動參與意願低落 實證檢定發現經常性薪資變動與勞動參與率之間存在因果關係,經常性薪資的成長率和勞動力參與率兩變數之間互為因果,其中薪資愈低,則勞動參與率也將下降,代表長期低薪將導致尋職者不易找到符合薪資期望的工作,因長期未能搜尋合適的工作而選擇退出勞動市場,影響勞工對勞動市場參與的意願。 

4.勞工延長工時 勞工若長期處於偏低的薪資水準,家庭所得亦將因而相對偏低。為了維持所得水準,勞工勢必延長工時。雖然工業與服務業部門之平均正常工時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但加班工時卻不減反增。另外本研究實證檢測發現若減少 1%主要工作收入,將增加額外工時的機率達 6%,亦即勞工主要工作收入降低,則勞工將延長其工作的時間。

5.人力資本累積減緩 長期低薪資的結果,勞工沒有多餘資金投資在人力資本上,將造成人力資本的累積趨緩。實證發現勞工薪資愈低者,受教育訓練的機率愈低;另外若父母親的主要工作薪資低,因為父母必須延長工作時間而造成對子女的照顧與教養時間降低,亦將影響下一代人力資本的累積。除了釐析造成我國勞工低薪的原因與對長期低薪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外,本研究亦透過問卷調查產業的加薪概況以及對政府目前抗低薪政策的觀點。

問卷調查的結果發現,上市、櫃公司對員工的加薪的占比優於非上市、櫃公司;企業規模愈大者,加薪的可能愈高;上市、櫃公司以製造業與營造業加薪的企業較多,但運輸及倉儲業以及住宿及餐飲業加薪的企業較少;非上市、櫃公司則以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與支援服務業的加薪企業較多,但資訊及通訊傳播業、住宿及餐飲業與批發及零售業之加薪企業較少。 

大多數廠商的加薪方式是以個人績效進行加薪,且上市、櫃公司更甚於非上市、櫃公司;大多數廠商對員工的加薪幅度在 5%以下,但以「高階主管及監督人員」與「核心專業技術人員」之加薪幅度高於其他職務類別。另外在調查中亦發現,外勞僱用以及勞資關係,對公司加薪與否有明顯的關聯性。

對於我國已執行之抗低薪政策,不論上市、櫃公司或非上市、櫃公司,半數以上認為這些抗低薪政策不具實質效益,其中又以非上市、櫃公司認為不具實質效益的占比較高,特別是「高薪 100 指數」,所有企業中僅 0.65%的企業認為可有效解決勞工低薪問題。 

本研究分別針對造成低薪的原因以及低薪對勞動市場的影響,研 提相關抗低薪政策建議。

(一)針對勞動市場勞工低薪原因之政策建議 

1.現行因應對策之修正建議 

 (1)落實「產業升級轉型行動方案」與「行政院生產力 4.0 發展方案」 (2)儘速通過派遣勞工保護法 (3)加強勞工參與職訓意願 (4)落實大學畢業上初職教育訓練 

2.其他抗低薪政策建議 

(1)補助企業研發訓練費用(短期) (2)強化非典型勞工於勞動市場之議價能力(短期) (3)鼓勵企業將盈餘分配給員工,規劃適宜的加薪減稅措施與配套方案(短期) (4)檢討高等教育政策,建議推動多元化的高等教育(長期) (5)優化投資與貿易環境,鼓勵臺商回臺並吸引外商投資臺灣(長期) (6)啟動外勞警戒指標,外勞政策採總額控管機制 (7)強化工會角色,推動團體協約締結 

 (二)針對勞工低薪對勞動市的影響之政策建議 針對長期低薪對我國勞動市場後端的影響,研提可行之政策建議包括: 

1.人才外流 (1)鼓勵企業高薪留任人才(短期) (2)形塑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環境(長期) 

2.產業競爭力下降 (1)產業發展的策略以產業知識化及提供就業為核心 (2)職業訓練與產業需求應具互動性 

3.勞動參與意願低落 (1)建立基本工資調整的合理公式,並予以制度化。

4.勞工延長工時與人力資本累積減緩 (1)落實補助弱勢青年初職薪資與職訓 (2)落實為特定族群提供免費職業訓練課程 (3)規範企業需給予低薪工作者職業訓練假 (4)補助低薪工作者子女教育津貼 (5)特別加強中小企業低薪工作者的職業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