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貨幣需求之再分析 

編號: EP0011

作者: 梁明義、陳坤銘、劉壽祥

價格: 已絕版

出版日期: 1982.09

圖片檔

摘要:

本研究乃對貨幣需求做一綜合而廣泛的實證分析。我們逐一探討貨幣需求函數設定上所常遭遇的幾項問題,如適當的貨幣定義、所使用之解釋變數、估計方法以及函數設定型式等等。跟其他文獻比起來,本研究有兩特點。第一,以往有關臺灣貨幣需求之實證大都為以年資料所做長期分析,本研究則使用季資料進行較短期分析。此種分析期間對中央銀行貨幣政策之擬定與執行有較密切關係。第二,本研究進行迴歸分析時均經第一階自我相關之調整,因此較能免除因殘差項自我相關所引起估計上的偏誤。 

本研究結論大致可綜述如下︰

(一)過去二十年,臺灣貨幣需求之季變動大概能以少數幾個變數,如所得、利率與預期通貨膨脹等,來加以解釋。雖然因設定型式、估計方法之不同而略有差異,但大致說來,此函數關係都能通過穩定檢定,且以不同樣本期間做實驗估計,其係數值也都呈現相當程度的穩定。 

(二)使用季資料所估計出來的長期所得彈性約為1.40~1.50,而長期利率彈性則在 -0.30~0.50之間。此與其他人使用年資料所估計的相差不多。復次,季分析顯示預期通貨膨脹對貨幣需求有顯著影響,其短期彈性約在-0.75~0.80之間。 

(三)雖然估計出的長期所得彈性大於 1,但不能因此就作結論說貨幣是一種「奢侈品」。過去二十年來,臺灣貨幣數量成長比所得快,主要是因經濟結構改變,分工日益精細而交易總量快速增加所致。這些交易量之增加都會引起交易性貨幣需求。我們使用存款貨幣之借記總額(total debits)來代替所得當解釋變數,所估計得之長期彈性為1.02。可見貨幣的流通速度是相當穩定的。 


(四)比較狹義與廣義,實證顯示︰方程式函數關係較穩定,配適度也較高;另一方面,以所得當解釋變數也比財富作變數為理想。因此在「交易性」貨幣需求與「保有資產」貨幣需求兩種觀點之間,短期分析的結果較能支持前者的看法。 

(五)使用一月期定期存款利率,在不同設定型式與估計方法中,均得到對貨幣需求有顯著的負影響。使用黑巿利率時,其係數值並不顯著。至於國庫券與商業本票利率,因觀察期太短,無法做有意義的驗證。 

(六)有關經濟計量上幾個技術性的問題,我們發現 ︰(1)調整第一階自我相關的確能改善估計結果;(2)聯立方程式偏差稍有存在,惟目前並無理想的處理方式 ;(3)比較對數與普通直線型函數時,發現對數函數設定較為優越;(4)在加總程序方面,所得與貨幣數量均以人口來折除並沒必要; (5)加上季節性虛擬變數顯示貨幣需求有明顯季節性變動,但市價與存款貨幣之變動形式很不相同。 

(七)最後比較實質與名目設定型式,我們發現名目設定比傳統使用的實質設定較為優越。這是極初步的結果,尚待更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