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的固定資本形成、投資策略與投資效果 

編號: EP0010

作者: 張瑞猛

價格: 已絕版

出版日期: 1982.09

圖片檔

摘要:

資本是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因素。本文試圖解答三個問題:(1)以西方國家的定義,估計中共在1975~1980年之間的固定資本形成,以利於國際間的比較。評析中共的投資策略。(2)評估中共的經濟效果,並檢視其促成不良經濟效果的因素。

本文引用葉孔嘉博士估計中共固定資本形成的方法,對中共1975、1977、1978、1979、1980年,五年的固定資本形成進行估算,結果發現其佔GDP的比率(約25%~26%)比1952~1957年(年平均約17%~18%)還高。在國際間的比較中,除了日本以外,其固定資本形成毛額和總投資額(包括存貨、物資儲備、在建工程)佔GDP的比率(平均各為25.66%和32.46%),比低所得國家(印度、巴基斯坦的平均值為17.6%,19.8%)、中所得國家(25.55%,28.78%)、工業化國家(20.6%,21.4%)都還高。另外,中共的存貨比重亦出奇的高。 

在投資策略方面,從固定資本形成在農、工、其他部門的分配,知1975~1980年之間重工業方面的投資佔了50%以上,比1952~57年(約22%~36%)高。而且比西方國家也高(約佔30%)。又從其基建投資在農、輕、重方面的比例,可知重重輕輕的政策在1975~80年之間甚於「一五」時期。又由於基建投資過份注重生產性投資,以至於在住宅、教育、科技方面的投資都被忽略了。 

有關投資的經濟效果方面,由其經濟效果指標顯示出,由於政治不安定和極左思想的影響,可說每況愈下,直到最近才有點轉機,但仍然未恢復至中共歷史上的最佳水平。在影響經濟效率的因素中,可知在產品愈趨多樣化的潮流下,中共的計劃經濟體制就愈顯得僵硬、無效率。中共如能突破其現有的經濟體制,便能扭轉過去資源浪費的情況,而在極低的成本下,完成資源的有效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