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總體產業與經貿戰略之觀察研析 

編號: PR2050A

作者: 田君美

價格: 非賣品

出版日期: 2018.12


摘要:

本研究依據中共十九大報告中,與經濟直接相關的六大策略切入,分別是:1.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4.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5.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6.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探討中國大陸十九大後總體產業與經貿戰略的調整及影響,並提出政策建議。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政策內涵,與「中國製造2025」的產業政策方向趨同。包括提升中國大陸產業技術及創新能力、強化產業基礎、透過互聯網與實體經濟融合進行「智慧製造」、利用共享經濟進行產業創新、發展綠色低碳、發展現代服務業及先進製造業等。產業技術創新,與十三五的產業政策以及「中國製造2025」的推動相互呼應。創新型國家戰略之作為包括產業創新朝產業「綠色化、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化」發展。藉由創新來創造「新產業」與「新就業」。培養「產、學、研」三類創新主體。透過創新要素的集聚與流動促進產業分工,提升區域整體的創新能力及競爭力。 就目前情況來看,中國大陸在各行業對於互聯網的應用更為深入,顯示中國大陸網路環境的快速發展為相關產業提供厚實基礎,同時亦可促進產業創新並且發展新動能。惟互聯網發展雖然為中國大陸提供創新利基,然而對於產業基礎發展更為相關的研究投入,卻顯得有所不足。顯示互聯網優勢固然能夠協助產業發展新產品、新模式及新業態,然而由於大多為應用型的創新型態,對於製造業技術推展的幫助相當有限。 長久以來,中國大陸的產業技術升級多半依賴外商投資引入技術,或是透過海外投資併購獲取海外技術資源。歐美國家近期對於中國大陸透過官方扶持大力推動「中國製造2025」提出質疑,且美國已透過貿易及投資層面進行反擊。美中貿易戰當中,美國針對中國大陸高科技產品課徵高額關稅的作法,將對全球產業鏈造成影響,並可能使得在中國大陸設廠的高科技國際企業,重新思考全球布局策略。 中國大陸在2008年為因應全球金融危機及2018年為因應美中貿易戰開啟新一輪的擴大內需與消費政策,擴大內需成為促進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最重要的驅動力。2018年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高達78.5%,資本形成總額貢獻率為31.4%,貨物和服務淨出口的貢獻率為-9.9%。然而,2017年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僅占城鎮居民的45.5%,顯示農村居民消費支出還有提升空間,是以提升農村居民收入與縮小貧富差距是未來中國大陸擴大內需與消費升級的基礎,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目的。 「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是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等,並引出未來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改善重點。預期中國大陸市場化改革仍會有所進步,但產權制度的改革則需觀察是否會有「國進民退」的趨勢。至於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其改革方向雖然具有一致性,但還需檢視其最後的結果是否為國際上所接受。而最大的困難是中央與地方關係的重構,因為涉及中央與地方財政收支劃分與雙方博弈。目前尚無法看出成效,而此亦影響到土地財政與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對中國大陸經濟影響深遠。 中國大陸經濟快速的成長主要歸功於其持續推動對外開放的戰略,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經濟更是爆發式的成長。「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戰略」有助於其經濟再成長及國內的制度改革的推進,且可提升其國際經貿金融地位。雖然近年來持續的進行對外開放,但國內不公平競爭的環境仍然存在,且利用市場換技術的策略亦遭致許多國家的反彈。因此雖然其開放程度有望提升,但目前進展仍未符合國際期待,有待後續觀察。此外,「一帶一路」在實際的運作上亦不是非常順利,許多工程不是取消就是縮減規模,美中貿易爭端更是加重中國大陸的負擔,因此中國大陸是否真能如願在世界經貿領域上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尚需觀察後續其全面開放的成效。 「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有助於達成「小康社會」及「經濟轉型」的戰略目標。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與「長江經濟帶」三大區域發展戰略,以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提升區域戰略的聯動性、全面性、協同性和整體性。「雄安新區」是「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新政策,其目的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發展高端高新產業,成為高水準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目前「雄安新區」尚處於建設初期,建設時間長涉及規模大影響其發展的變數多,交通、洪澇、拆遷安置等問題亦尚待解決,又逢中國大陸經濟形勢下行及美中貿易戰之際,雄安新區的未來發展須持續觀察。 根據本研究得出對我國的啟示與政策建議如下: 一、中國大陸「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內涵與「中國製造2025」及「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逐漸一致。然而,「中國製造2025」的作法已受到歐美國家關注,近期的美中貿易戰或是美國、歐盟對於外人投資法規的檢討,都將使中國大陸大陸向外獲取技術之路受到阻礙。因此,中國大陸在對外發展受阻的情況下,可能更加強招募我國人才或與臺灣廠商加強合作,以利推動「中國製造2025」。因此,政府對於高科技產業之智財權保護以及中國大陸對我人才吸納問題應更為重視,以保有我國技術及人才優勢。 二、臺商輸出中國大陸多以半成品及中間財為主,於中國大陸組裝加工為最終產品後再銷至美國市場。美中貿易戰若擴大,則勢必對臺商造成衝擊。中國大陸是全球重要消費市場,因此臺商對美中貿易戰可能先採取觀望,不會貿然離開中國大陸。然而在此同時,部分廠商可能採取「雙生產基地」策略(或稱「China+1」)。因此,政府應提供更多即時的國際投資及貿易資訊,以及相關法律服務,並結合我國新南向政策之推展,期能提供臺商分散風險之機會,降低美中貿易戰之衝擊。 三、為因應美中貿易戰,2018年3月商務部提出今後五年的六項任務、八大行動計畫,其中的第一項任務就是「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第一項行動計畫就是「消費升級行動計畫」。又為推進城鄉便民消費,商務部、工業和資訊化部、國資委,發布各項協助推動消費升級措施。由近十餘年來中國大陸城鎮居民人均現金消費支出結構之變化,可以發現居住、交通通信、醫療保健等項目的消費支出比例上升。預期未來當農民所得持續提高後,農民對此類需求將相應增加,可供要發展內需市場之參考。 四、中國大陸持續的推動市場化改革,現今關注的重點在要素市場,尤其是匯率與利率的自由化,人民幣匯率之雙向波動將為常態,對我國持有人民幣資產的民眾將會造成嚴重損失,造成我國金融風險的提高,也會影響兩岸貿易競爭力的消長,應謹慎提防匯率波動對我國經濟金融造成的影響。混合所有制改革,前兩個階段都是以中國大陸國企與民企為主的情況下,對外商(包括台商)是否造成另類的不公平競爭也應特別的關注。 五、雖然中國大陸對外開放的程度國際間仍不完全滿意,但確實是朝市場開放的腳步前進,准入前國民待遇與負面清單模式是其外資管理模式的大幅轉變。2018年亦舉辦第一次的進口博覽會,並提出要放寬服務消費領域市場准入,預料未來會由強調出口轉變成進出口同時成長。2018年2月中共中央提出對台31項措施後,至10月底已有18個省區市的40個地方政府及1家央企推出對臺具體措施。在此發展趨勢下,雖然中國大陸投資環境不若以往,但相關措施仍可能帶動台商赴赴中國大陸投資高附加價值、低污染和以內需市場為主的產業,更可能大量吸引台灣優秀人才赴中國大陸求學與就業,對我國產業與人才之磁吸效應應謹慎因應。 六、「雄安新區」是中國大陸「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政策,規劃涵蓋很多高科技產業,但由於雄安新區建設所需時間甚長,涉及的規模甚大,影響其發展的變數亦多,將影響雄安新區的發展建設進度。在現行美中貿易戰的背景下,中國大陸將進一步擴大內需來增加經濟成長動能,其中也可能加快雄安新區的建設,因此,想在「雄安新區」投資者,應再觀察並審慎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