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經濟學影響之研析暨臺美交流計畫 

編號: PR1924

作者: 林俊甫

價格: 非賣品

出版日期: 2017.12


摘要:

川普以「美國再度偉大」的口號贏得勝選,順利入主白宮,川普政府強調「美國優先」的新經貿政策,重視「公平貿易」並強化「製造業回流」相關政策,上任後立刻退出TPP、提出重談雙邊FTA、解決美國貿易逆差、並陸續提出稅制改革以吸引企業的對美投資。考量臺灣在美國等跨國企業的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美國倡導製造業回流及公平貿易等政策不僅將重組美國供應鏈,亦將使國際企業隨之調整投資生產佈局,進而影響位居美國產業供應鏈的臺商企業、國內的生產及與美國之貿易關係、甚至臺灣總體經貿政策之布局。 

基於以上背景,本研究主要是探討「美國優先」的經貿思維與政策發展、該等政策對臺灣經貿發展之影響、並參考包括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等國的因應對策,提出臺灣的因應對策供政府擬定相關政策之參考。 

首先就川普政府的經貿政策來看,川普政府一方面以公平貿易的主軸貫穿其貿易政策,一方面承襲共和黨雷根經濟學的脈絡,主張採行減稅及提高基礎建設等擴張性財政政策。此外,為了重振製造業,川普不僅提出擴張性財政政策,亦鼓勵能源部門發展,並且倡導減少聯邦政府管制措施,以提供美國製造業發展之活力。其中,在公平貿易政策方面,川普的政策主要可以區分為「反制貿易對手國之不公平貿易手段」、「重新檢討過去貿易協定並調整美國參與區域整合的策略」等面向。至於在創業造就業的產業政策方面,「鼓勵製造業回流」及「協助能源部門發展」是川普及其團隊的首要推動政策方向,至於 「先進製造」的後續推動,川普政府目前較無著墨。就川普新政對臺灣的影響來看,在直接出口貿易方面,本研究除了利用美國的貿易政策及臺灣對美國之貿易順差等工具來判斷美國 較可能關注之產業外,亦利用2012~2016年美國自臺灣進口金額變化、 2012~2015年臺灣對美國出口價格變化、該產業所屬產品項目過去是否有面對美國的雙反措施,以及2012~2016年美國就業人數變化等指標,評估哪些細產業較有可能面對美國的貿易制裁,並將之分為「首要關注」、「優先關注」、「需要關注」及「較為安全」等四個風險分類。然而,此研究方式存在兩項研究限制:第一、前述結果是尚未考量臺美供應鏈之關係,尤其臺灣在部份產業主要是扮演美國的生產供應鏈夥伴,若美國政府針對對臺灣提出貿易反制措施,將造成美國企業自臺灣進口的成本提高,進而對美國品牌大廠的經營帶來影響,故考量臺美供應鏈關係後,臺灣並非美國政府優先採行貿易制裁之對象;第二、倘若美國對我國實行貿易反制措施,我國企業亦會採行因應策略,若我國業者選擇開拓美國之外的其他市場的話,其可能還是以臺灣為主要生產基地,則對臺灣的影響將較為有限。 

在臺商投資佈局面向上,就現階段的廠商佈局及廠商訪談可知,在利誘型工具的推動下,預期資通訊電子、石化及汽車零組件等已在美國投資設廠之業者,是最有可能優先加碼投資之廠商;而除了設廠投資外,為了取得美國的市場、技術及人才,近年來我國業者亦針對機械人、雲端應用、智慧應用、物聯網、製藥醫材等領域之美國企業或新創企業,進行股權投資或併購,在業者持續進行轉型升級下,預期這方面的投資案例亦將持續增加。另外,在美國市場商機、能源成本及租稅政策等優勢下,近期確實可以看到幾家企業啟動美國市場的新布局。除了探討川普新政可能帶來之影響外,本研亦探討如何因應美國新政及強化臺美合作關係。由「中」、日、韓等國的回應美國的相關策略來看,大致上包括兩個面向,第一是加強與美國的經貿夥伴關係,包括解決與美國之間的貿易逆差問題、加強雙方的產業合作連結,第二則是降低美國政策所可能帶來影響,包括促進市場多元化、提高產業競爭力。本研究亦根據此兩面向,研析如何建構臺美經貿發展新藍圖。在加強與美國的經貿夥伴關係方面,本研究主要從「創造臺美在新興應用領域之合作」、「協助美國振興製造業並取得臺美合作機會」、「增加自美國進口以降低臺美貿易逆差」及「處理美國關切之國內市場開放議題」等面向,探討如何加強臺美合作關係;在降低美國政策所可能帶來影響方面,本研究主要從「促進出口市場多元化」及「協助業者調整全球生產佈局」等面向進行探討。

最後本研究綜整以上研究內容,分別從「創造臺美新興產業之連結」、「協助我國業者取得美國振興製造業之商機」、「回應美國改善貿易逆差之訴求」、「因應美國政策可能之衝擊」及「把握參與區域整合之機會」等面向,提出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