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際有效稅率、租稅減免與投資行為──臺灣的實證研究 

編號: EP0201

作者: 孫克難、劉涵秦

價格: 已絕版

出版日期: 2001.03

圖片檔

摘要:

本文結合Jorgenson(1963)、Hall and Jorgenson(1967)、Auerbach (1979)對資本使用者成本的測定方式,以及Auerbach(1983a, b), Fullerton(1984), King and Fullerton(1984)對邊際有效稅率的詮釋,進而探討租稅減免對投資行為的影響。臺灣過去四十多年來的經濟發展的成果,資本快速累積為一項重要的因素,政府透過「獎勵投資條例」及後續的「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所提供的各項減免稅措施以期激勵投資,是否有其效果存在,則是令人關心的課題。
本文透過較精細的資本使用者成本之測定公式,考慮廠商投資之資金來源,計算臺灣製造業及所屬產業的資本使用者成本及邊際有效稅率,發現在能源危機以前的資本使用者成本較低,以後則大幅上升。而邊際有效稅率除受能源危機影響而提高外,一般而言,實施租稅獎勵期間之邊際有效稅率較未實施時期為低。並且發現獎投條例實施的三個階段,由於租稅減免獎勵工具的不斷增加,使得有獎勵及沒有獎勵下的邊際有效稅率差異程度逐期擴大;而至產升條例時期,則其差異程度又略微降低。進而利用1956~1997年製造業及其主要產業之相關資料,研究邊際有效稅率對產業投資行為的影響,由其結果可以發現:邊際有效稅率的降低有助於投資率的上升,且不同產業受激勵的程度不同,例如傳統產業就較資本、技術密集產業在程度上為高,主要因為勞動密集產業相對需要資本累積以配合生產,租稅減免的激勵效果較大,至於已經是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的產業,影響投資的因素更多,受租稅減免激勵的效果相對降低。由實證結果所引伸出的政策性涵義,在投資導向的經濟發展階段,租稅減免做為獎勵工具較有效,然而在邁向創新導向的經濟發展階段,租稅減免工具的重要性相對降低,此可供國內外釐訂相關獎勵投資政策的參考。
關鍵詞:邊際有效稅率、資本使用者成本、租稅減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