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期重大政策觀察與對臺經貿影響研析 

編號: PR1992A2

作者: 吳佳勳

價格: 非賣品

出版日期: 2018.12


摘要:

川普執政進入第二年,綜觀其施政方向,大致延續2017年的政策主軸,在國內政策方面,川普於上任第一年成功推動稅制改革,亦在2018年2月推動基礎建設計畫,其效應是值得關注的重點。在外交與經貿政策方面,川普提及在印太戰略要建立和強化區域合作網絡,意味著美國將建構一個多邊網絡的集體安全架構。 

另一方面,川普在2018年內建立和日本的經濟對話機制,完成美韓FTA的重新談判,並相繼與墨西哥、加拿大達成共識,將NAFTA改簽為USMCA,也為美國未來與歐盟、日本、英國等國家進行雙邊經貿談判,提供成參考範本。 

在中美貿易戰方面,美國在2018年透過301條款,相繼對中國大陸340億、160億、2,00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起徵關稅,而中國大陸採取抵制自美國進口大豆等農產品、對美國部分進口產品課徵關稅等反制措施,更使川普揚言考慮將剩餘2,600億美元尚未調升關稅的進口項目也列入制裁。就目前的現況觀察,中美貿易戰不易在短期內結束。而臺灣和中國大陸、美國經貿關係深厚,自然不可避免受到前述一系列川普提出的政策所影響。 本研究以美國近期重大政策對臺灣經貿的可能影響進行深入研析。本研究篩選川普在2018年所提出對臺灣影響較大的對內政策如推動減稅和基礎建設之後續效應;外交與經貿政策如推動「印太戰略」與講求公平貿易的措施等;以及聚焦中美經貿對峙情勢之發展,綜合分析各項政策對臺灣的正負面影響,並提出臺灣的因應策略。 

 一、主要研究發現 

1. 川普帶領美國進入角色轉變期 川普就任後,其推動的政策講求「美國優先」,正逐漸改變美國在二戰後建立的全球架構,而若美國繼續從各方面對其盟友施壓,並從國際體系中退卻,不僅將削減美國影響力,也將造成全球勢力平衡的改變。但不可諱言的是,川普勝選象徵許多美國人民認為美國身為全球領導者的繁重責任風險過高,不再符合美國利益,這也反映在川普政策思維與實際作為。 

2. 美國稅改可能牽動供應鏈移轉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之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球FDI較2017年上半年減少40%至4,700億美元,為2005年來最低,原因是美國實施稅改促使跨國企業匯回大量海外獲利,影響國際FDI投資額。若配合貿易戰持續進行,可能將促使美國本土企業與跨國企業減少外移速度,並且將海外部份生產線遷回美國,並將對全球投資、全球供應鏈布局產生重大及深遠的影響。 

3. 川普基礎建設計畫仍面臨重重困難 期中選舉後,民主黨在眾議院獲得過半數席次,預期未來川普基礎建設計畫欲獲得參、眾議院通過,民主黨和共和黨勢必會有一番攻防,要趕在2019年通過仍有一定的挑戰性。另外,期中選舉後,川普可能擱置由地方或聯邦政府負擔較多經費的議題,並以放寬相關法規以促進投資為優先。 

4. 美試圖以軍事和外貿圍堵中國大陸形勢漸明 在川普接下來的兩年任內,可能會在執行防禦性關稅報復措施的同時,實施更多具攻擊性的利潤轉移政策,讓原本屬於靜態機制的美國外貿政策,轉型成為更靈活的產業發展及外交工具。 

5. 中美貿易戰效應漸顯,臺灣部分產業已啟動避險措施 目前中美貿易摩擦對臺商的衝擊多仍在可控範圍內,觀察我國的關鍵產業如電子業、機械產業方面,前者已開始在其他國家投資布局,例如鴻海已轉往美國投資,宏碁在馬來西亞設有生產基地,華碩有產品在印尼製造等。而在機械產業方面,我國外銷機械產品僅1成是在中國大陸生產,受影響的企業也已開始透過併購等方式轉移生產基地。不過鑑於中美貿易戰短期內不會輕易結束,川普仍可能持續對中國大陸施加壓力,例如採取將剩餘2,60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都課徵額外關稅,屆時影響將更加廣泛,應持續關注其對中國大陸的措施以及中國大陸的回應。 

二、政策建議 

1. 持續關注在陸臺商經營動向 長期以來,我大量海外臺商選擇在中國大陸設廠,進行加工貿易並以外銷美國為主要市場。在美中貿易戰衝擊之下,我需格外關注在陸臺商的經營動向,尤其亦需留意中國大陸本身的政經環境變化及對我企業的影響。 

2. 將印太戰略與對美關係做為我進入區域經貿整合的切入點 我國應掌握全球經貿格局出現劇烈轉變的契機,以及因應中國大陸加速推動亞太經貿整合進程的預期,積極爭取參與區域經濟合作,以開拓我國產企業在全球更大的布局空間。政府可透過經貿對話的方式,持續就臺美雙方可能的合作空間進行討論,並爭取與美國進行更深度的經貿合作關係。我國可將印太戰略做為切入點,參與美國印太戰略在東南亞國家的相關經濟活動布局,並順勢推動強化「美-臺-東南亞」產業鏈結關係,例如聯合美國為東南亞國家建立標準認驗證體系等。   

3. 適度協助業者轉移生產基地以因應變局 鑑於我政府長期以來均積極推動貿易和企業生產基地多元化,包括透過新南向政策,加速臺灣在新南向國家的布局。相關做法如透過分散市場,積極拓銷新南向市場及轉移生產基地,或協助臺商因應當地政府政策與客戶需求,進行產品客製化之製造、銷售等策略,以達海外訂單移轉之效,拓展經貿布局及資源,提升對外經貿格局與多元性。 

4. 擴大與美國交流人才的機會 我國與美國在長期良好的投資互動關係基礎下,美國挾帶的投資能量可挹注我國在「5+2」等重點產業創新研發的進展,並開拓我國與美國更多直接交流的機會。就人才面而言,企業至海外投資發展,將對當地人才與本土人才產生需求,以此為基礎,企業可透過與當地以及本地學校形成學生實習、人才培育等跨國合作關係,來吸納當地的優秀人才,並建構促進海外人才與我國人才交流活動的管道,對於我國人才交流關係形成正向幫助。 

5. 因應美國關切對非法技術移轉,我企業須強化智財觀念 對我國企業來說,在美國大力審視中國大陸非法移轉技術的當下,必須釐清現有技術的產權關係,與定位模糊的中國大陸企業做出分割,否則未來可能出現更多受中國大陸牽連的臺商企業。政府有必要召開交流會或藉產業公會窗口對企業宣傳美國目前對智慧財產權的重視程度,並強化企業對智慧財產權的認知,要求企業減少具有疑慮的商業行為,維持正當經營,減少不必要的風險。 

6. 把握時機,積極改善臺灣投資環境 我國政府在吸引臺商的對象,應與「5+2」產業政策結合,整合先進產業之供應鏈,著重於能夠提升附加價值、節能及帶動中高階專業人才就業等指標,避免或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汙染之產業,並善用本國創新能耐,並吸引國際專利技術大廠參與並設立研發中心,奠定臺廠未來在各領域先進技術等供應鏈的關鍵地位;持續開發關鍵零組件,如半導體產業,加快轉型研發,掌控高端產業技術,確保產業之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