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儷容、沈中華:從高雄幣看數位經濟創新

  單純拚經濟之「高雄幣」,在未真正問世前,卻吸引來自各方之關注與熱議。有人說,高雄幣只是作為消費的紅利點數,發行額度相較於新台幣必定相當地小,隱然將高雄幣與國幣相較量。中央銀行發行局高層則認為,高雄幣其實不是貨幣,是某種的折扣或優惠券,與央行的鑄幣權或專利並不牴觸。

  高雄幣是甚麼?高雄市政府在1月18日推出高雄幣,先在六合夜市、南華商圈、與光華夜市三個商圈試辦,目前已約有160個商家加入,未來會再逐步擴大到27個高雄的夜市及百貨、飯店等。民眾只要在這些地點消費,就會獲得1%到10%的回饋金額,並在下次消費時於有加入回饋之合作商家使用。這些回饋就是高雄幣。民眾在上述消費獲得的高雄幣,在1個月之內若未使用,面值就會減少30%。

  換言之,為了不想讓之前消費所賺來之點數流失,民眾有動機重回以上商圈再次消費,故其流動性比實體貨幣大,也較有刺激消費的效果。若推動順利,隨著合作商家之擴大,高雄地區的經濟可望進一步推升。

  在教科書中所謂的「貨幣」中,除了各國行之多年的法定貨幣及近年逐漸興起的央行數位貨幣 (CBDC)是由各國央行發行外,大多國家的央行並未明文禁止民眾或企業發行其他以貨幣為名的代幣,故有一些私人貨幣,包括電子貨幣(悠遊卡、肯亞M-pesa)、私人數位貨幣(彼特幣、乙太幣)、及社區貨幣(英國Bristol Pound、蘭嶼達悟幣);高雄幣就是一種社區貨幣。以下從幾個層面分析,或許大眾可更加瞭解高雄幣的運作。

  高雄幣就像在百貨公司消費可獲得點數一樣,只要消費者購買就能獲得商家回饋,而不用事先儲存台幣,故它不是電子票證法的儲值卡;它雖可用來支付,但不是電子支付法所謂的支付平台,它不需要與銀行卡或信用卡結合。這些小差異不適合套用現存的理論去框架,可算是種數位創新。

  高雄幣不須以新台幣來兌換,不像流通於德國Chiemgau、奧地利沃格爾等地區的區域貨幣,必須拿當地法幣來兌換,因此也沒之後兌換回法幣(除了管理平台對商家做定期之彙總清算外),甚至與法幣兌換比例是否浮動的投機行為等問題。

  高雄幣以促進中小企業經濟為出發點。有些社區貨幣則始於濃厚的社福或扶植文化動機,如參與921推動邵族重建所推出之「卡杜」幣,以男工蓋房子一天1卡杜,女工一天0.8卡杜,吸引邵族朋友回去自力建屋;南投竹山的「光幣」可在竹山鎮打工換幣,或參與鄉公所竹林復育等對地方有貢獻的活動來取得,這種獎勵機制被稱為「文化採礦」,有助於文化延續。

  高雄幣不光是簡單的優惠電子券,其背後運用區塊鏈技術進行管理,未來之應用(如供應鏈金融)有無限可能。正如達悟幣運用區塊鏈技術建立,之後達悟族人的數位身分,觀光客的蘭嶼觀光護照,都會被記錄在乙太坊區塊鏈上,被永久保存且不能被竄改與偽造。

  數位經濟創新不斷,但高雄幣能否成功有賴於簽約商家的多寡、回櫃次數與系統之正確與迅速等。任何新創事業都面臨挑戰,故也希望各界給予新創業者適當的修正與容錯空間,如此才能提升台灣新創團隊之拚搏勇氣。

 

作者分別是中經院研究員王儷容與實踐大學講座教授沈中華

資料來源:2019-01-29 經濟日報